您的位置: 首页 >老年版>圣洁海南>各县概况>详细内容

贵南县

2023-10-18 09:50:52 点击:[] 字体:

  贵南县,隶属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东北部,地处西倾山与黄河之间,地理坐标为东经100°13′~101°33′,北纬35°09′~36°08′,东与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为邻,南与本州同德县,西与兴海县和共和县,北与贵德县接壤,区域总面积6649.7平方公里,约占全州总面积的14.45%。  截至2021年10月,贵南县辖3个乡、3个镇,75个行政村,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贵南县常住人口为71841人。 

  2019年5月,贵南县退出贫困县序列。12月,成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单位。  

  2019年,贵南县地区生产总值189209万元,第一产业增加值103416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9844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904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93915万元。

  行政区类别县所属地区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地理位置青海省东北部面    积6649.7 km²下辖地区3个镇、3个乡政府驻地茫曲镇电话区号0974邮政编码813100气候条件高原大陆性气候著名景点塔秀寺车牌代码青E。

  建制沿革

  公元三世纪末期,贵南羌人各部归属吐谷浑王国。秦汉时期,为烧当等羌人牧地。东晋十六国时期,贵南称为沙州。南朝宋、齐、梁朝则正式称吐谷浑为“河南王国”。隋大业五年(609年),隋军击败吐谷浑后,贵南地区为赤水县辖地。 

  唐时曾为吐蕃控制地区,唐天宝十二年(753年),在今贵德设浇河郡,今贵南为其辖地。唐为巩固其地在境内龙羊峡口一带设金天军,在今过马营一带设武宁军,在今沙沟一带设威胜军。 

  北宋时,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其境内唃厮啰政权辖地。北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后,其地又为金所占。南宋高宗绍兴七年(1137年),金将今贵南地割让给西夏10年。南宋理宗宝佑元年(蒙古蒙哥汗三年,公元1253年),蒙古帝国在河州(今甘肃临夏)设置吐蕃等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下辖西宁、积石、贵德三州,今贵南地区属贵德州管辖。 

  明洪武八年(1375年),将元贵德州改置为归德守御千户所,今贵南亦为其辖地。 

  清初沿用明制,贵德所隶甘肃省河州卫,贵南为贵德所管辖。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贵德所改为贵德厅,隶西宁府,今之贵南仍属贵德厅管辖。 

  民国二年(1913年),在今贵南设置鲁仓行政区。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在鲁仓、茫拉一带设南屏设治局,于1944年撤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3年3月21日,由青海省委决定,将贵德二区所属牧区过马营、日安、鲁仓与三区常牧划出,组成鲁仓工委,于7月15日从贵德县析置贵南县,直属青海省人民政府。同年12月6日,成立海南藏族自治区(1955年改为自治州),贵南为海南州属五县之一。 

  1999年末,贵南县面积6567平方千米,人口63542人(根据青海省志),辖6个乡。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贵南县总人口63579人,其中:拉乙亥乡7613人,森多乡11776人,茫拉乡6778人,塔秀乡8232人,过马营乡11305人,沙沟乡7393人,茫拉琼托未批镇4675人,贵南牧场5807人。 

  2001年1月9日,青海省人民政府青政函[2001]6号文批复:撤销贵南县拉乙亥乡、设立并命名为茫曲镇;撤销过马营乡,设立过马营镇。调整后,贵南县辖2个镇、4个乡:茫曲镇、过马营镇、森多乡、茫拉乡、塔秀乡、沙沟乡。 

  全县辖2个镇、4个乡,1个居委会、73个村(牧)委会。茫曲镇驻吴堡湾,辖城关1个居委会和昴索、沙拉、托勒、达玉、加土乎、河州、毡匠、塔哇、上江当、那然10个村委会。过马营镇驻过芒,辖过芒、切扎、沙加、麻什干、洛加、角色、直亥、达拉、多拉、查乃亥、日安秀麻11个村(牧)委会。茫拉乡驻却旦塘,辖克图、土鲁、郭拉、拉干、麻格塘、康吾羊、下江当、都兰、却旦塘、上洛哇、下洛哇、郭玉乎、禾然13个村委会。塔秀乡驻曲布藏卡,辖塔秀、贡哇、子哈、加斯、达龙、西格、达芒、扎日子8个村(牧)委会。森多乡驻曲果琼哇,辖元义、日芒、贡哇、加尚、斯肉、本龙、斗龙、尼玛龙、加当、赛羊、卡加、喜稞羊、鲁秀麻、塔哇、扎什给、完秀16个村(牧)委会。沙沟乡驻郭仁多,辖郭仁多、石乃亥、东让、洛合相、德芒、赛什塘、汪什科、查纳、石崖、尕巴、居乎拉、东吾羊、拉扎、郭勒、关塘15个村委会。 [2]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贵南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地处西倾山与黄河之间,地理坐标为东经100°13′~101°33′,北纬35°09′~36°08′,东与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为邻,南与本州同德县,西与兴海县和共和县,北与贵德县接壤,区域总面积6649.7平方公里,约占全州总面积的14.45%。

  气候特征 

  贵南县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冬长夏短。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适宜发展草原畜牧业。年平均气温为2.3℃,年极端最高气温31.8℃,年极端最低气温-29.2℃,年降水量为403.8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907.8小时,年平均蒸发量为1378.5毫米;气温低,日照长,辐射强,降水集中,雨热同季,但降水不足,蒸发量大,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干旱、暴雨、冰雹、沙尘暴等气象灾害频繁。 

  地形地貌 

  贵南县地处祁连山边缘至昆仑山的过渡地带,属于柴达木地块的东延部分——共和盆地。境内南部高山连绵、挺拔高耸,为西倾山褶曲高原的一部分,直亥山峰为境内第一高峰,海拔5011米;中部为高原滩地,地势开阔平坦,其中木格滩沙漠面积112万亩,是典型的内陆沙漠滩地,沙丘连绵,牧草点点。黄河及其支流沙沟河、茫拉河切割冲刷所形成的台地和谷地,或宽或窄,相对平坦;北部拉西瓦黄河边海拔2222米,是境内最低点。境内大部分地区在海拔2150米~4500米之间。山地、滩地、谷地错落分布是贵南地势的特点。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85年全县有6个乡,73个村民委员会、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和黑羊场。境内有青海省贵南牧场和巴仓农场。 

  至2005年底,全县辖四乡两镇、75个村民委员会、3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和黑羊场。 

  区划详情 

  截至2021年10月,贵南县辖3个镇、3个乡, [15]  75个行政村。 

  贵南县行政区划 

  乡镇名 

  政府驻地 

  下辖地区 

  茫曲镇 

  吴堡湾 

  昂索、沙拉、托勒、达玉、加土乎、河州、毡匠、塔哇、上江当、那然 

  过马营镇 

  过芒 

  过芒、切扎、沙加、麻什干、洛加、角色、直亥、达拉、多拉、查乃亥、日安秀麻 

  茫拉乡 

  却旦塘 

  克图、土鲁、郭拉、拉干、麻格塘、康吾羊、下江当、都兰、却旦塘、上洛哇、下洛哇、郭玉乎、禾然 

  塔秀乡 

  曲布藏卡 

  塔秀、贡哇、子哈、加斯、达龙、西格、达芒、扎日子 

  森多镇 

  曲果琼哇 

  元义、日芒、贡哇、加尚、斯肉、本龙、斗龙、尼玛龙、加当、赛羊、卡加、喜稞羊、鲁秀麻、塔哇、扎什给、完秀 

  沙沟乡 

  郭仁多 

  郭仁多、石乃亥、东让、洛合相、德芒、赛什塘、汪什科、查纳、石崖、尕巴、居乎拉、东吾羊、拉扎、郭勒、关塘 

  自然资源编辑 播报 

  植物 

  贵南县主要有冬虫夏草、雪莲、贝母、麻黄、秦艽、杜鹃、大黄、羌活、黄芪等药用植物。已被利用的植物中,农作物51种,果树10余种,林木20种。 

  动物 

  贵南地区的牧畜,主要有藏系绵羊、牦牛、山羊和河曲马等,农业区有毛驴、骡子等耕畜和黄牛、黑白花奶牛等,沙沟乡汪什科村还有少量的骆驼,但已为数不多。野生动物近20种,其中有马鹿、麝、雪豹、岩羊、猞猁、雪鸡、马鸡等国家保护的稀有动物;浅山滩地有赤狐、沙狐、旱獭、黄羊、石鸡、高原山鹑等;河谷地带有黄鸭、野鸭、野鸡、野兔、岩鸽等。 

  水资源 

  贵南县境内有大小河流7条,其中茫拉河和沙沟河流量最大,两河流域是贵南县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龙羊峡、拉西瓦两大水力发电站和贵南沾边,羊曲电站也在贵南境内。 

  人口民族

  人口 

  2004年,贵南县总人口7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0.27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贵南县常住人口为76560人,占全州常住人口的17.34%。

  2019年,贵南县户籍人口为81259人。

  根据海南州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贵南县常住人口为71841人;占全州常住人口的16.07%;2010年-2020年常住人口年均增速-0.63%;常住人口中,男性占50.34%,女性占49.66%,性别比为101.37;常住人口中0-14岁占26.82%,15-59岁占65.06%,60岁及以上占8.12%(其中65岁及以上占6.14%)。

  民族 

  贵南县是一个以藏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区,有藏族、汉族、蒙古族、回族、土族、撒拉族等12个民族。2005年,藏族人口51111人,占总人口的74.58%,其他民族人口数为:蒙古族280人,回族3013人,土族839人,其他少数民族140人。 

  经济

  综述 

  2005年,贵南县国民生产总值预计达到32677万元,连续两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工业增加值266.7万元。 

  2019年,贵南县地区生产总值189209万元,第一产业增加值103416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9844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904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93915万元。

  农业 

  2014年,贵南县播种面积达43.39万亩,比2013年同期增加3.51万亩。建立良种村8个,种植良种田0.7万亩,推广全膜双垄马铃薯种植0.3万亩,水浇地青稞种植3万亩,蔬菜种植0.1万亩,豆类0.57万亩,枸杞种植面积累计达到0.37万亩。 [3]  

  工业 

  2011年9月底,贵南县实现工业总产值3789.87万元,同比2010年增长24.56%;实现工业增加值1212.76万元,同比2010年增长23.57%,用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指数缩减后工业增加值为1166.90万元,同比2010年增长19%。 

  畜牧业 

  2005年贵南县完成畜牧业产值14102.28万元,年末牲畜存栏95.31万头(只),其中生产母畜50.22万头(只),母畜比例达52.69%,牲畜出栏39.68万头(只),牲畜总增率、出栏率、商品率分别达到41.23%、41.68%、37.19%。 

  社会事业编辑 播报 

  教育事业 

  截止到2005年,贵南县各级各类学校达69所,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4%,巩固率提高到99.6%,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普六”先进县和全国扫盲先进地区。

  医疗卫生 

  2013年,贵南县投资440万元进行贵南县人民医院高压氧舱和急救中心建设项目,投资234万元进行森多中心卫生院黄沙头综合业务楼建设项目,投资340万元对18所村级卫生室新建及3所改扩建。2013年贵南县城镇居民参保10139人,参保率为97.5%,农牧民参合参保56566人,参合率为99.75%。报销城镇居民住院医疗费335人次144.5万元,报销新农合住院医疗费5574人次1061.15万元。 

  基础设施 

  贵南县县级公路里程达956公里,已经实现了县乡公路等级化。省道西久公路和三贵、共贵(过马营)三级通县公路贯通,以省道为骨干、地方公路为脉络的交通网络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农村实施了通村砂路、村道硬化工程。

  历史文化

  民族文化 

  居住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一带的藏族妇女身后背有一幅用皮革和布制成的三片辫饰(藏语称加龙),上面缀满银盾、银牌或贝珊瑚等珠宝,其末段以红线作穗,长及足部,发套上的刺绣图案根据不同地区的风俗而各有不同,主要有八宝、百结、花卉、动物、云纹等。每年举行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三大节日。 

  名优特产 

  虫草生长在海拔3800米至5000米的高山草甸地带,具有保肺益肾、补精髓、止渴化痰、滋补益寿、爽神醒目的功效。以虫草为主药制成的虫草酒、虫草精远销海内外。 

  景点旅游

  塔秀寺:海南州贵南县治西南15公里上画隆的加哇达纽码山谷中,有一座三面青山环绕的佛寺,那就是塔秀寺。供有释迦牟尼、宗喀巴、弥勒佛等30余尊塑像,其中1座高4尺的释迦牟尼圣像最为珍贵,据传该像胸前有妙音菩萨遗骨,骨上有天然形成的观世音图像。收藏大藏经3部,佛学界高僧之名著千余部,以及众多的金银法器和其他佛教用品。 

  鲁仓寺:位于县治茫拉西北2公里的哈买日山根,属森多乡。全寺有房屋955间,其中称作“恰当玛”的大经堂、“拉康赛当玛”的大殿及“鲁什则拉康”殿各1座,为该寺主体建筑,计142间。

  卡约文化遗址:卡约文化是因1923年首先发现于青海省湟中县卡约村而得名的。卡约为藏语,意为山口前的平地。卡约文化是青海省古代各种文化遗址中数量最多、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土著文化。 

  所获荣誉

  2020年6月,被中共青海省委、青海省人民政府、青海省军区命名为青海省“双拥模范城(县)”。

  2020年10月,入选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名单。 

  2021年1月18日,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名单。

  2021年7月15日,入选水利部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1年9月8日,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 

  2021年12月,被国家民委评选为第九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