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老年版>新闻中心>各县动态>详细内容

​【乡村振兴在贵南】​茫拉乡麻格塘村藏绣工坊:针线间的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之路

2025-02-20 09:40:03 流彩贵南 点击:[] 字体:

2023年3月,坐落于贵南县茫拉乡的麻格塘村藏绣工坊正式揭牌运营。该工坊总投资额13.5万元,不仅成为了当地女性发挥匠心、编织梦想的重要场所,同时也肩负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任务,以及推动乡村振兴的使命。在这里,20位绣娘凭借精湛技艺,运用手中针线精心勾勒出一系列精致的藏绣艺术品,也开辟了一条融合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的新途径。



图片



藏绣,作为藏族传统手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它以其独特的针法、鲜艳的色彩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藏族文化的重要象征。贵南藏绣尤其以其细腻的工艺和浓郁的民族特色闻名,绣品中常见的吉祥八宝、高原风光、民族服饰等图案,不仅展现了藏族人民对自然与信仰的敬畏,也传递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麻格塘村藏绣工坊的成立,正是对这一古老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工坊生产的嘉龙(辫套)、香包绣品等,不仅保留了传统藏绣的精髓,还融入了现代审美元素,使其更具市场竞争力。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绣娘们的心血与智慧,也承载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图片

在麻格塘村藏绣工坊的20位绣娘中,有一位特殊的成员——项毛。她是县级以上藏绣非遗传承人。项毛不仅技艺精湛,更对藏绣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藏绣不仅仅是一门手艺,更是祖辈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项毛说道。她会耐心地指导其他绣娘,将自己多年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一代。在她的带领下,工坊的绣娘们的技艺也日益精进。



图片

麻格塘村藏绣工坊以女性为主体,为当地妇女提供了一个实现经济独立和自我价值的平台。“以前我们只能在家里做家务、带孩子,现在有了工坊,我们不仅能赚钱,还能学习一门手艺,感觉生活更有盼头了。”一位绣娘笑着说道。

据了解,工坊一年能够生产210件左右的藏绣产品,这些作品不仅在当地销售,还通过各类展销会和电商平台走向全国,年产值能达到11.8万元,这不仅为绣娘们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也为麻格塘村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图片



麻格塘村藏绣工坊的成功,也为其他乡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通过发展特色手工艺,乡村不仅可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能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形成独特的乡村品牌。这种“文化+产业”的模式,正是乡村振兴的一条可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