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海:奏响新时代文明实践新乐章
自2019年列入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以来,兴海县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着眼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聚焦群众需求、调动各方力量、统筹整合资源、创新方式方法,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在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领群众、服务群众方面取得了新成效新进展。
强化制度引领打造各方协同联动的指挥中心
坚持县委牵头抓总,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明确为“一把手”工程,及时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压实责任,高站位对标、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确保安排部署到位、衔接保障到位、工作落实到位。
明确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和工作要求,形成了按照县级抓推进、乡镇抓落实、村社具体实施的工作机制,将县文旅、司法、卫健、信访、农牧、各乡镇等重要部门纳入成员单位,健全完善上下联动、左右互动、齐抓共管的协调推进机制,绘制了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的“施工图”。
通过盘活全县各类阵地、资源、人员,充分利用文化站、文化广场、法治长廊、农(牧)家书屋、党群服务中心、乡村学校少年宫、理论大讲堂等资源,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7个、村(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64个、各行业文明实践点20个,形成了县、乡(镇)、村(社)三级到各行业全覆盖的局面。
从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理论宣讲、科普助农、法律维权、文化建设、教育培训、医疗保健、交通文明等方面入手组建“1+8+N”三级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形成了“县级8支志愿队伍各具特色,8+ N支乡镇志愿服务队伍全面铺开”的良好局面。
聚焦思想引领打造传播创新理论的理论中心
在理论宣传上,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坚持以传播党的创新理论为首要任务,着眼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不断创新基层理论宣讲模式,构建基层理论宣讲工作新格局。
积极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理论宣讲矩阵,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中”。以县百姓宣讲团为引领,中铁乡百灵鸟宣讲团、温泉乡茫澎青年宣讲团等基层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经常性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常态化、对象化、分众化、全覆盖理论宣讲。
充分发挥各乡镇农牧民群众能说会唱的资源优势,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表演方式为载体,坚持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以老百姓听得懂、能领会、受欢迎的群众语言,通过“乡音土语”宣讲、互动式答疑等实现理论育民、理论惠民。
注重文明引导打造增进民生福祉的服务中心
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率先在全州开展“十个一百”活动,聚焦突出问题、困难群众、具体工作,全县实施“我为群众办实事”达3284次,受惠人数达3.5万人,以切实有效的行动做到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
积极培养“四有”新人,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持续推进“五星级文明户”创建工作,举办“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奋斗者”“绿色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等系列评选活动。”
围绕乡村振兴、移风易俗、民族团结进步等主题开展内涵丰富、亮点纷呈的实践活动,不断织牢“全县覆盖、出户可及、群众便利”的文明实践阵地网络,切实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常态化开展“全域无垃圾”“清洁兴海”学雷锋等环境卫生整治行动,激发群众保护生态的内生动力。目前,累计开展环境卫生整治11060余场次,努力让文明乡风扮靓村容村貌,为乡村全面振兴“塑形铸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