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海南力量
3月27日,青海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支持建设海南藏族自治州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若干措施》的通知,就支持建设海南州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制定了若干措施,要求相关省厅局配合海南州推进创新示范区建设,这对于海南州来说,无疑为实现创新示范区建设目标任务提供了坚强有力保障。
2022年7月10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海南州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海南州成功获批建设全国第三批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作为青海省以科技创新主动融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里程碑,将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海南州力量,意义重大而深远。
获批建设全国第三批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得益于海南州现代生态农牧业、新型清洁能源产业、文化旅游及服务业、大数据信息技术产业等发展取得的重大成果,也说明了海南州已具备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基础和优势。
2009 年10月,经过科技部评审,海南州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被列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成为全国唯一的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实验区。2011年7月5日,《海南州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规划》获青海省政府批准,同年8月7日,海南州生态畜牧业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正式启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海南州立足地区比较优势,攻坚克难,稳步推动地区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成效显著,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成果丰硕,生态产业初见成效;另一方面,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社会环境更加稳定包容。
经过多年发展,海南州已形成了种草养畜、划区轮牧和有机追溯体系于一体的发展模式,建成了青海高原同类地区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样板;先后实施的多项生态保护治理重大工程,使得生态屏障进一步筑牢;创建了一批生态畜牧业省级示范社、藏羊高效养殖试点和家庭牧场,传统农牧业向现代生态农牧业转型步伐进一步加快,建成了全国唯一的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新能源(光伏、风电、光热)装机容量已突破“两个千万千瓦”,占青海省装机容量的69%,累计发电量突破500亿千万时,荣获“全球装机容量最大的光伏发电园区和水光互补发电站”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
眼下,省科技厅已将建设海南州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科技工作纳入《青海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重点推动,围绕海南州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发展规划和建设方案的主要任务,凝练重大科技问题,支持海南州加大相关产业关键核心技术难题的研究破解力度,为全省创新驱动发展做好典型示范。
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最终的落脚点在于生态环境良好、生态产业协调发展、民生福祉显著改善。
按照《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要求,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海南州将正确处理高寒生态系统脆弱与生态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稳步推进生态保护、生态农牧业、生态文化旅游、清洁能源、大数据等生态产业协同发展,力争到2030年,实现发展方式根本转变、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生态畜牧业全面转型升级、清洁能源全面持续有效供给、生态文化旅游业全面提升、大数据产业链全面形成,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为青藏高原乃至世界同类地区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海南模式、青海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