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大美青海的那抹“海南绿”
2024-08-12 09:13:51
海南报
点击:[]
字体:小 大
天蓝如洗,河清见底,牛羊悠闲……从城镇到乡村,从农区到牧区,盛夏八月,穿行于海南州各地,全面推进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的画面是那样生动而真切。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多年来,我州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底线任务来推动实施,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一幅山川秀美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傍晚,在共和县恰卜恰镇滨河东路河道旁,居民们散步聊天、小朋友们欢快玩耍,好不热闹。“这里离家不远,环境好,还有篮球场、骑行设施,健身休闲两不误。”居民才仁措感慨道。
在才仁措的记忆里,过去这里是一处空地,平时堆满了垃圾。经过改造这片荒地摇身一变成为了“口袋公园”,晚饭后她和家人经常会来这里散步。 为提升城镇绿化水平,着力提升人居环境,共和县住建部门充分利用滨河路边角闲置地,投资397万元建设可赏、可游、可憩的“口袋公园”四处,让城乡边角“零碎地”得到充分利用,不仅盘活了辖区内的闲置场地,也拓展了居民公共生活空间。 生态是人们眼中最美的“风景”,也是各族干部群众美好生活的“愿景”,更是海南州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钱景”。“景”色背后,是海南州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切实保护好地球第三极生态”具体要求的生动实践,是海南州履行保护生态环境“国之大者”重大职责的行动自觉。 共和县龙羊峡镇,因龙羊湖而生,依水而秀,多种高原冷水鱼游弋库区,岩羊、野狐、白天鹅等珍稀动物随处可见,演绎着天人合一的和谐画面。 近年来,海南州进一步加大对龙羊峡水库周边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通过各项措施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提升水源涵养能力,提高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自我修复水平。全面开展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在全省率先全面完成黄河干流13个入河排污口排查溯源整治及标识标牌设立任务。 水有人治,责有人担。我州先后制定《海南州2024年生态环境十大专项行动方案》《海南州巩固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成效三年行动方案》,以“两项行动”谋篇布局精准科学依法整治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行业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整体提升。全州生态法规体系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体系”进一步筑牢。 同时,高站位抓好督察问题整改。中央、西北督察局及省级等13轮次生态环保类督察检查反馈的392项问题完成整改320项,整改率82%。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期间共受理32批62件群众信访举报件,已办结52件,阶段性办结10件,总体办结率100%。两个典型案例按照方案积极推进整改,贵德县小水电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 对于老百姓来说,环境改善的幸福感更多来自看得到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在共和县沙珠玉乡,大方格状的防护林网相互交错,形成一道道绿色屏障,将成片农田与村庄防护在网格内。“别看现在这里是一片‘绿海’,但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每年春秋两季,一刮风就是两三天,一觉醒来,人被流沙困在屋子里的事情时有发生”。沙珠玉乡上村村民豆格才让回忆道。 据了解,多年来沙珠玉乡动员全体干部群众全面推开植树治沙工作,形成了“一户一人一车,干部群众齐上阵”的局面,场面十分感人。当年各大队还自办苗圃,全乡7个农业大队中有5位党支部书记担任队办林场的负责人,成为群众植树造林活动的带头人。 走在沙珠玉,可以看到每隔一两百米就是一条由高大的白杨树组成的林带。郁郁葱葱的林带,守护着沙珠玉人的希望,也守护着沙珠玉人的梦想。 回望过去,海南州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点滴进步都凝聚着生态环境保护“铁军”的心血和汗水。 今年以来,我州强化重点项目环评要素保障,办理项目环评手续14个,服务支撑经济持续回升向好。问题排查到哪里,整改就落实到哪里。一次次重拳出击、一项项务实举措、一个个创新办法……生态环境监管执法的雷霆攻势一波接着一波,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潮一浪盖过一浪。 蓝天当纸,绿水为墨。未来,海南州将不断探索出“绿富双赢”的发展道路,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以生态底色提升产业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