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1953年底,全区共辖5县28区51乡(镇)。共和县辖6区23乡;贵德县辖5区20乡(镇);贵南县辖5区1乡;同德县辖6区8乡13族;兴海县辖5区5部落6村。1955年5月,同德县第五区(英奴乎区)和兴海县第六区(玛积雪山区)同时建立。同年,兴海县一、二、五区也建起了10个乡。至此,海南地区的区级政权建设全面完成,乡级政权建设基本完成。
1956年至1958年,为适应农业合作化形式的需要,区、乡建制作了较大调整,其主要标志是撤区并乡,全州共设2镇41乡。1959年4月,果洛州玛多县划归海南州。6月,同德县划归果洛州。1962年11月,同德县复归海南州,玛多县复归果洛州。
从1961年起人民公社规模由大划小,至1963年全州人民公社总数达218个。其中政社合一的农业人民公社35个。牧业区设39个乡,下辖183个人民公社。共和县为7乡43社;贵南县为13乡41社;同德县为10乡56社;兴海县为7乡35社;贵德县为2乡8社。1965年,人民公社的规模进一步划小,全州人民公社的总数增长至250个。1966年7月,贵南县森多乡的阿色、大汉、拉仓3个牧业公社划归黄南州泽库县王家乡,泽库县王家乡的扎什格、本木龙、德后龙、尼麻龙4个生产大队规划贵南县森多乡。1969年,实行乡改社,原乡辖公社改称生产大队,全州共设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37个。1970年,兴海县大河坝公社析置桑当公社。1971年,共和县沙珠玉公社析置廿地公社。1973年,共和县设恰卜恰镇。1979年3月,海南州革命委员会龙羊峡办事处成立(1989年7月30日改为“龙羊峡行政委员会”)。1981年,共和县沙珠玉公社析置英德尔公社。
1983年开始改乡试点工作,1984年底完成。1985年,全州共设2镇38乡390个村(居)委会。
2001年以来,随着全州机构改革的深入,城镇化步伐加快,龙羊峡工行委;共和县曲沟乡、倒淌河乡;贵德县河西乡;同德县巴水乡;贵南县过马营乡、拉乙亥乡;兴海县大河坝乡、河卡乡等一个县级行政单位和8个乡级机构相继撤销并建镇,成立龙羊峡镇、倒淌河镇、河西镇、过马营镇、茫曲镇、尕巴松多镇、子科滩镇和河卡镇。2004年撤销贵德县罗汉堂乡,成立拉西瓦镇;2006年撤销共和县英德尔乡成立塘格木镇;东巴乡归入恰卜恰镇;撤销兴海县曲什安乡,成立曲什安镇;撤销贵德县常牧乡,成立常牧镇;撤销同德县唐干乡,成立唐干镇。至2009年底,全州共辖5个县、36个乡镇(其中15个镇,21个乡)、424个行政村(其中牧业村176个)、1341个农牧业生产合作社(其中牧业562个)、27个社区居民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