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互动交流> 州长信箱 > 信件内容

信访内容

来信情况
信件标题 关于反映兴海县河卡镇群众大面积开垦草场的问题
来信人 塘** 来信日期 2017-02-14 00:00:00
信件索引号
信件内容
尊尊敬的领导: 我是塘格木镇移民村的群众,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向您反映我们移民村群众的实际困难。在党和政府无限体恤和殷切关怀下,2004年我们被国家从民和、化隆、同德、兴海和共和各地搬迁到塘格木的,党和政府不想我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那片贫瘠的土地上,才在塘格木农场撤场后把我们安置到这里的。刚来的时候我们移民村与周边各村和睦相处,幸福、安详、满足地过着我们的生活,然而随着周边牧业村特别是兴海县河卡镇的五一村、宁曲村和红旗村部分人大肆将草场开垦成耕地,耕地面积逐年增加,而我们的原有耕地的保灌面积逐年减少。塘格木镇的灌溉用水是从五一台切吉水库的水,切吉水库是1958年塘格木农场实施建设的,总库容量为410万立方米,保灌面积5、6万亩。近年来,随着水库淤泥不断沉积,实际库容量也仅有300多万立方米。塘格木镇移民村群众的耕地在下游,而河卡镇三村的耕地和草场在上游,随着草场开垦面积的不断加大,且处在上游的有利优势,河卡镇部分群众经常故意破坏水轮安排,堵水、偷水事件时有发生,两镇群众水事纠纷不断,2016年4月份就发生了一起上百人的群体性事件。根据青海省扶贫局的文件规定,移民村的每个移民人均耕地面积为11.9亩,保灌面积为5亩。现在移民的保灌面积不足4亩,如果再不遏制草场开垦的话,我们的移民将会到无水可浇的地步。主要原因是兴海县委、县政府不作为,河卡镇党委、政府支持群众大面积开垦草场,河卡镇五一、宁曲、红旗三个村的耕地面积从2004年的1万多亩,变成现在的7万多亩,仅2016年一年宁曲村开垦草场面积就达7000多亩。在兴海县政府的支持下,正将非法的土地变为合法化,助长了开荒的野心。当今国家正在大力弘扬保护生态环境,提出了生态文明的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视察时提出了扎扎实实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讲话精神,我们又同住在三江源头,祖国的母亲河黄河就在我们的脚下流淌,草场被肆意开垦,不但加速了本地区荒漠化的速度,更加加剧了生态恶化的程度。对此我们也多次向塘格木镇政府反映过,可始终得不到有效地解决。因此,我出于无奈才向您反映这些情况,希望您能为我们做主,下决心对肆意开垦草场的行为进行一次彻底的整顿。一、摸清草场底数,认真清查一下,现有的耕地面积是否存在享受草原奖补政策。二、严肃查处非法开垦草场的人,有效遏制无休止开垦草场的现状。三、把被开垦的草场恢复原样,真正把生态文明建设和扎扎实实保护生态环境工作落到实处。
公开状态 已公开 办理状态 已办结
办理结果
回复部门 海南州人民政府 回复日期 2017-03-14 17:24:50
办理结果
网友!你好: 关于反映“兴海县河卡镇群众大面积开垦草场”问题,经兴海县人民政府调查核实,现回复如下: 经查,兴海县河卡镇宁曲村有2起非法开垦草原行为,该村共开垦3块,草场面积404.79亩。其中,李元杰涉嫌开垦1块,面积199.8亩;豆拉涉嫌开垦1块,面积66.19亩;俄巷加涉嫌开垦1块,面积138.8亩。在宁曲村调查时发现宁曲社复垦4块,面积490.41亩。其中,俄巷加涉嫌开垦1块,面积为76.56亩;才项涉嫌开垦1块,面积为123.37亩。这4块开垦地涉及兴海县国土局在该村实施的土地平整项目,兴海县农牧局作为非法开垦予以立案调查,依据为《宁曲村草原承包图》和《河卡镇基本草原划定图》。 在调查中发现,这些牧户法律意识淡薄,保护草原观念不强,并受市场因素和经济利益诱惑,欲种植青稞和油菜来增加家庭收入。鉴于以上实际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建议对兴海县河卡镇宁曲村涉嫌非法开垦草原的行为作出如下处理:1、为了切实保护草地生态,加强草原管理,杜绝非法开垦草原案件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第46条、第66条规定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草原资源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第2条规定,将涉嫌非法开垦草场的俄巷加、才项、李元杰、豆拉等4人因开垦草场面积较大,情节较为严重,已于3月3日移交至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已经立案侦办中;2、兴海县农牧局对涉案人员下达了责令整改通知书,限于2017年5月30日之前恢复植被;3、组织兴海县司法局、公安局、国土局和河卡镇政府等部门,抽调人员赴宁曲村、五一村、红旗村开展为期两周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信件评分
信件评分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