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两山”转化路径描绘生态“绿色画卷”
近年来,同德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厚植绿色本底,积极探索生态价值和生态优势转化的有效路径和模式,奋力描绘生态同德“绿色画卷”。
握紧“保护之笔”,筑牢绿色发展之基
建立全域无垃圾长效整治机制,实行城乡环卫设施和环卫市场一体化运行模式,已建成生活垃圾低温热解处理站18座,每周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工作。加强生态环境源头预防,各级林草长和河湖长全面下沉、积极履责,形成了常态化网格化管理体系。积极申报同德县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保护和栖息地调查评估项目,积极开展“爱鸟周”“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日”等宣传活动,加大野生动植物保护力度,凤头鸊鷉、蓑羽鹤等国家保护动物种群频频出现。
握紧“发展之笔”,书写生态经济新篇
聚力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做优做强生态农牧业特色品牌。积极融入全省生态旅游发展大局,石藏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巴沟乡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尕日干河景区建设等文旅项目稳步落地。2023年,全县旅游人数达80.7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2.84亿元,生态旅游发展势头更加强劲。此外,加快能源消费结构转变,国能集团同德120万千瓦清洁供暖配套电源项目分期实施,县域7个供热片区及乡镇清洁供暖改造项目全部完工并投入运行并实行“精准智慧供暖”,空气、水、土壤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握紧“修复之笔”,描绘生态治理蓝图
坚持“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理念,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示范县建设,扎实开展国土绿化巩固提升三年行动,稳步推进阿尼玛卿山脉水源涵养与草原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全面推进巴曲河(二期)工程,河流沿岸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全面实施尕干水库及配套灌溉工程和团结渠节水灌溉现代化改造工程。围绕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划定石藏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受保护区面积270平方公里,尕干水库水源地保护区获省政府批复,划定保护区面积6.3平方公里。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