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弘扬农垦精神 共育繁荣发展硕果
青海省贵南草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隶属于青海省三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境内,前身为青海省贵南牧场,始建于1933年,现有职工及牧民群众4500余人。建场90多年来,牧场以其独特的农业和畜牧业生产优势,为国防现代化建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维护地区繁荣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公司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与高原绿色有机农牧产业发展同步推进,助力民族地区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先后被评为“全国农业农村系统先进集体”“青海省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
扎稳农牧根基,端牢粮食饭碗
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马场、贵南牧场的历史延续,贵南草业公司赓续一代代马场人的农垦精神,以场为家、艰苦创业,扎根高原、不怕困难,现已发展成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是全省机械化装备最先进、规模化经营特征最突出的现代化国有农牧场。公司聚焦打造全省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主阵地”,向耕地要产量、向科技要效益,依托丰富的土地资源(天然草地48.56万亩,耕地12.26万亩,人工草地21.75万亩,其他用地18.67万亩),持续加强与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合作,选育推广高产优质,抗逆性、抗旱性强的青稞、油菜品种,如“昆仑14号”“昆仑15号”“清油21号”“青杂4号”等,努力构建“育繁推”一体化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青稞年产量稳定在1.5万吨、油菜0.4万吨、草籽0.3万吨、草捆1万吨,年牛羊存栏9万头(只),有效供给绿色优质农畜产品,努力把“大国粮仓”基础夯得更实,把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捧得更稳。
拓展促农增收新渠道,情系各族群众谋福祉
公司把解决各族干部职工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作为重要任务,采取一系列措施团结带领各族群众在家门口致富,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植根在群众内心深处。建立完善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每年收储周边360余户牧民家庭有机肥原料(羊板粪)近8万方,费用500余万元,户均增收1.38万元。公司东科大队一队牧民拉果杰2024年向公司交售羊板粪3224方,收入209573元,拉果杰说:“公司收储羊板粪生产有机肥给我们牧民群众切实带来了实惠,我通过交售羊板粪收入提高了。现在小汽车有了,平板(液晶)大电视也有了,生活好多了,日子过得美美地。”
每年春播、秋收期间,吸收当地群众300余人参与农业生产工作,年发放劳务费600余万元,人均增收2万元。卡着吉是贵南县森多镇日茫村村民,2023年参加一分公司春播和秋收活动,劳务收入30608元。她说:“在家门口就能挣上钱,比到外面打工挣钱好。感谢公司给我们挣钱的机会”。2023年,公司改良退化人工草地2.59万亩,减免机械作业费近207万元,惠及职工及牧民443人(户),户均节约生产成本近0.47万元、草产品收入提高2.3万元。实施退化草原生态修复项目11万亩,惠及牧民群众222户,全面提升牧草产量和草场载畜能力。为解决牧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道路问题和饮水问题,公司依托国家乡村道路项目扶持,配套自筹资金140万元,为所属东科大队铺设沙石路38公里,惠及当地群众303户1286人,有效解决了牧民群众出行难的问题。自筹资金25万元,为所属五羊队铺设饮水管线5.7公里,彻底改变以往牧民群众到几公里外肩挑背扛取水的历史,让职工群众深切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怀。
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践行中华民族一家亲
持续加强职工和牧民群众思想教育引导,开展“草原牧场党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研讨等活动,因地制宜举办“八一运动会”“民兵技能大比拼”、射箭、赛马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同时,加强与当地政府沟通协调,每年联合举办文化旅游节及农畜产品展销活动,助力当地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召开多场县乡联席会议,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农畜产品收购、农作物代耕代收代管、先进农业技术推广等方面发挥企业示范引领作用,全方位参与和带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支援帮扶玉树地震灾区、果洛受雪灾影响地区、结对帮扶村和困难牧民群众急需的饲草料、农牧生产资料等200余万元。举办养殖技能、智慧农机驾驶、烹饪技术、无人机操作和草原(森林)防火等公益培训班,年培训牧民群众500余人次,让牧民群众掌握一技之长、增加就业机会。开展“金秋助学”活动,对考取普通高等院校的职工及牧民群众子女给予一次性资助。近五年来,累计资助336人,发放助学金69.6万元,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助力实现大学梦。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贵南草业公司将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大政方针,为全省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更加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贡献国企力量!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