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县突出“四举措”做实教师服务保障新文章
来源:共和政务
发布时间:2024-10-23
字号:[小] [大]
近年来,共和县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为契机,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全面发展头等大事来抓,找准新时代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的突破口和着力点,深化教师管理综合改革,创新教师发展体制机制,着力提升教师归属感、尊崇感、获得感、幸福感。
深化人才待遇,持续提升教师归属感。为进一步吸引和留住高层次教育人才,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及时研究制定《共和县教育系统优秀人才待遇提升实施方案》,针对通过“智慧三江源·助力新青海”引进的博士生,校园引才、考核测评等方式引进的44名硕士以上学历人才和国家公费师范生,从购房补贴、异地疗养等方面,优化人才待遇,完善激励机制,持续加强高学历、高素质优秀人才吸引力,激励现有优秀人才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以更加精准有力的支持措施,增强优秀人才归属感,营造尊师重教、人尽其才的良好氛围。优化奖励机制,持续提升教师尊崇感。为激励广大教职工积极主动投入教育教学工作,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及时组织教育、财政、审计等部门,研究制定《共和县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奖励方案》,通过表彰和奖励在学校管理、教学改革、教学技能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先进个人和集体,着力完善导向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各学校和广大教师干事创业、争先创优的积极性,营造比、学、赶、超良好氛围。目前,设有校长目标责任考核奖、教学质量奖、教师技能奖等三类奖项,其中校长目标责任考核奖将对目标责任考核先进的7所学校、4所幼儿园进行奖励,年奖金总额为11万元;教学质量奖分为优秀校长、班主任、教师奖,年奖金总额为37万元;教师技能奖分为国家级、省级、州级奖项,年奖金总额为6万元。实化双减措施,持续提升教师获得感。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双减”教育政策,进一步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确保课后服务活动丰富多彩、安全有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研究制定《共和县补充中小学课后服务教师工作方案》,根据各学校学生人数、课程设置及课后服务需求情况,经综合评估测算,计划在现有62名课后服务教师的基础上,再补充招聘38名教师,全面保障课后服务教师工资福利待遇,每位课后服务教育教师工资人均4000元/月(含养老金、失业金、工伤保险金、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并根据课后服务工作量、学生满意度及综合评价结果,按“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原则,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人均4000元/年。细化保障措施,持续提升教师幸福感。为进一步落实学前教育教师工资和社会保障待遇政策,有效缓解教师待遇偏低、无职业吸引力、队伍不稳定等因素,结合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目标任务及我县实际,及时成立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教育、人社、公安等行业部门组成的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共和县提高学前教育教师保障水平工作方案》,紧紧围绕学前教育教师待遇、学前教育教师考核考务、“五险一金”核算、审批、缴纳等工作,明确实施范围和办法,落实工作职责、增强协调联动,以“同工同酬”标准,全面落实工资及社会保障待遇,激励学前教育教师奋发图强,持续加强高素质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