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南县:“五项措施”攥指成拳助推畜牧业发展质量效益双提升
近年来,贵南县以推动畜牧业发展质量效益双提升为目标,聚力落实政策扶持、育优改良、特色培优、因地制宜、完善机制五项措施,加快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和标准化创建,全面夯实现代畜牧业发展基础,打造出了一条质量高、效益好、结构优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是政策扶持,助推群众增产增收。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业发展,将畜牧业发展纳入县域经济发展重要战略布局,出台了一系列稳产惠民扶持政策,制发了牲畜出栏补贴标准,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累计投入资金2亿元,实施黑藏羊产业发展、牦牛产业发展、现代生态农牧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扶持等项目,鼓励引导群众树牢发展信心,坚定不移走高质量生态畜牧业路子,实现增产增收。
二是育优改良,延伸畜牧业发展链条。始终坚持将牦牛产业联盟海南州示范区建设作为促进全县牦牛产业兴旺的重要突破口,坚持“以草立业,草畜联动”为核心,积极探索“三增三适”及“种养结合”模式,推行牦牛半舍饲养殖,加大品种选育和推广力度,优化畜种畜群结构,大力实施牦牛良种工程,扩大良种繁育规模,组建合理化畜群结构,持续推进牦牛“万千百”和提纯复壮工程,组建牦牛养殖基地万头级2个、千头级8个、百头级9个及牦牛繁育基地3个,实施畜牧业良种工程,设立黄牛改良点3个。全县牦牛存栏23万头,能繁母畜16.1万头,舍饲半舍饲率为70%左右,良种化率达85%左右,进一步实现全县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三是特色培优,引领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始终以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为契机,高位推进黑藏羊一县一品产业发展,实施黑藏羊“1210”发展模式和保种扩繁工程,形成了以黑羊场为核心群、2个示范村为扩繁群,10个示范社为生产群的黑藏羊良种繁育体系,全县黑藏羊保种规模由2019年的1.12万只增加至8.9万只,增长794%,探索出了特色产业发展的新路径,取得了国内和欧盟双重有机认证,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通过黑藏羊品牌打造、宣传、营销、推介工作的强力推进,贵南黑藏羊已成为贵南发展的“金名片”。目前,贵南黑藏羊远销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发达地区,产品供不应求。
四是因地制宜,护航畜牧业健康循环发展。始终立足农牧结合、农牧互补的优势,确立了“生态立县、立草为业,发展草产业、促进畜牧业”的发展思路,全县年均种植一年生人工饲草近10万亩左右,平均亩产鲜草2500公斤,产草量25000万公斤,种植多年生人工饲草4万亩左右,平均亩产鲜草900公斤左右,产草量9000万公斤左右,人工草场总产草量达34000万公斤左右,已成为青南地区抗灾保畜饲草料贮备基地。
五是完善机制,推动畜牧业绿色有机发展。扎实推进牦牛藏羊原产地可追溯体系建设,建成牦牛藏羊原产地可追溯项目平台6个,建设信息采集点27个,佩戴牛羊耳标24.35万枚,信息采集录入0.41万条。同时通过推行雨污分流、种养结合、有机肥加工等无害化处理技术,加强粪污综合利用,全县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83.5%以上,实现了种养结合循环发展和粪污资源化利用。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