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同德:全力助推牧区产业振兴
近年来,同德县立足区位优势,锚定“农牧业稳州”战略,着力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进一步做强做大地方优势特色产业,积极探索推进农牧业平台经济,聚焦“产供销”一体化产业链建设,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全力培育优良畜种,积极搭建销售平台,及时解决群众生产销售过程中的顾虑和问题,进一步盘活畜牧业资源优势,让活畜交易市场真正成为群众增收“新引擎”。
同德县在江苏盐城举办农畜产品品销推介会(同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供图)
“小政策”撬动经济发展“大杠杆”。同德县针对进口肉冲击,导致牛羊价格下滑,群众牛羊出栏积极性不高、惜售、销售渠道狭窄等困难和问题,抢抓牛羊出栏的关键期、窗口期,投入400万元专项资金,制定《同德县牛羊销售补贴方案》,分人群实施差异化牛羊出栏奖补政策,对脱贫户(监测户)每头牛补贴100元,每只羊补贴50元;普通养殖户、合作社及家庭牧场每头牛补贴50元,每只羊补贴30元,引导鼓励养殖户早出栏、多出栏、快出栏。同时,秉持“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市场运营”的理念,紧紧围绕促进农畜产品消费,向5个乡镇农牧民发放10万元的牛羊肉促销消费券5500张,进一步激发群众消费活力。并由政府牵头,组织各企业成功在西宁、江苏两地举办农畜产品品销推介会,达成交易640万元。通过多措并举,不仅为广大牧民群众打开了牲畜销路,实现了增收致富,更有效撬动了牛羊肉消费市场,形成了产销良性循环。
“抓培育”推广良种牦牛“显效益”。将良种培育作为打造同德县畜牧品牌的重点,以科技为先导,以农户为基石,依托现代畜牧科技产业园,精炼育种核心群,积极培育优良畜种,着力构建联农带农紧密纽带。设立9个牦牛人工授精配种点,悉心培育出150头健壮优良犊牛,精准发放至5乡镇的牦牛养殖合作社、养殖牧户以及监测户手中,建立了良种牦牛核心群80群,生产母牛4829头,种公牛320头,并对每个优良个体放置种畜卡片,实行一畜一卡,健全牦牛良种繁育体系,助力全县牦牛产业高产、优质、高效、安全发展。并加强“联农带农”成效,通过高原牦牛良种补贴项目,推广优良种公牛800头,牦牛养殖户增收160万元。
“创平台”加速购销市场“新活力”。活畜交易市场以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创建标准化活畜交易平台和乡村产业振兴为着力点,逐步步入技术手段先进、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商品供求信息畅通、服务功能齐全的区域性的现代化轨道。活畜交易市场日交易量达1000只羊左右,共交易出栏羊13万只,占全县羊出栏的50%,其中河南、河北、山东、四川、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交易数量为11万余只,省内主要交易海北,海西、西宁等地交易为2万余只,活畜交易市场的投用不仅为广大交易者提供了安全、公平、公正的交易平台,同时也对同德县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真正实现“建一处市场、活一片产业、富八方百姓”的目的。
下一步,同德县将持续发力,紧盯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目标,科学统筹现有资源优势,以现代畜牧科技产业园为依托,大力发展良种繁育,持续优化牦牛藏羊畜群结构、着力改善营养条件、积极延伸产业链条,推进畜牧业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构建“良种繁育+科学养殖+统一收购+加工营销”四位一体发展模式,促进全县牦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真正让畜牧业成为绿色发展的“突破口”、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的“主渠道”。(李幸)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