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科滩派出所:警务围着民意转 民警围着百姓转
“茫茫人海,两个人能遇见是缘分,要懂得珍惜。再说,现在孩子都那么大了,你们也要多想想他们的感受。”近日,兴海县公安局子科滩镇派出所民警刘家兴及同事又来到华盛小区,对调处化解后的婚恋纠纷家庭开展回访,了解矛盾有无反弹等情况。
“老是让你们操心,实在不好意思啊。”被调解夫妇向民警表达歉意。

这样的回访,是派出所“宣、排、研、打、联、访”六字工作法里的最后一环,却像给矛盾纠纷系上了最稳妥的“结”。从最初的法治宣传防患未然,到定期排查把问题揪出来,再到坐下来琢磨怎么化解、联手各方使劲、最后上门看看“后遗症”,这套办法已经在高原上扎了根,把许多剑拔弩张的时刻,变成了握手言和的瞬间。
走进子科滩派出所,“警务围着民意转,民警围着百姓转”的理念醒目地张贴在墙上,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他们一直以来真实工作的写照。近年来,子科滩派出所将“枫桥经验”融入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不断探索创新,形成了具有高原地域特色的社会基层治理模式。

在矛盾纠纷化解方面,子科滩派出所总结出“宣、排、研、打、联、访”六字工作法。“宣”,即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排”,定期排查各类矛盾纠纷,做到早发现、早介入;“研”,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进行分析研判,制定针对性的化解方案;“打”,对违法犯罪行为坚决打击,维护社会秩序;“联”,加强与相关部门、社会组织的联动协作,形成工作合力;“访”,对已化解的矛盾纠纷进行回访,确保问题不反弹。
布谷鸟调解室是子科滩派出所矛盾纠纷化解的重要阵地。在这里,民警们与人民调解员、司法工作者等密切配合,通过耐心细致的调解工作,将一起起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有矛盾,找布谷鸟调解室”,这句话在当地群众中口口相传,成为了他们信任的标志。今年六月,牧民达某与吉某作为相邻草场的继承人,因草场界限长期未划分清楚,致使双方在日常生活过程中频繁出现牲畜越界等问题,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矛盾冲突,且矛盾逐渐升级,严重影响双方的正常生活以及邻里关系。子科滩派出所民警接到报警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民警们顶着烈日,深入草原,仔细查看草山界限,查阅相关资料,同时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

经过连续几天的努力,终于找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成功化解了这起纠纷。达某与吉某握手言和,对民警们的工作赞不绝口。“要不是你们,我们两家的矛盾还不知道要闹到什么时候呢,太感谢你们了!”达某激动地说。
像这样的案例,在子科滩派出所还有很多。2024年11月份起,“布谷鸟”调解室化解矛盾纠纷71起,化解率达98%;“布谷鸟移动调解”机制前往牧区村社化解草山地界、越界放牧等矛盾纠纷6起,化解率达100%。这些数字背后,是民警们无数个日夜的辛勤付出,是他们对“矛盾不上交”这一理念的坚守。
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子科滩派出所不断创新服务举措。设立便民警务接待大厅,为群众提供咨询、重点行业备案、开具各类证明、口头接处警、户籍资料审核签字等五大类警务服务,并确保一名所领导驻大厅办公,方便群众签字盖章。推出延时服务、错峰服务、上门服务等便民措施,让群众办事更加便捷。
在科技强警方面,子科滩派出所建成综合指挥室,依托综合指挥室打造警务运行“最强大脑”。坚持每日警情会商,任务配单,执法办案队和社区警务队领受任务后要将处置结果限期反馈给综合指挥室。同时,进行24小时线上巡逻,提升现行抓获能力。通过科技手段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派出所的工作效率和治安防控能力。
此外,子科滩派出所还积极发动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组建了“智嘎尔义警队”。这支队伍由辖区共产党员、退役军人、热心群众等组成,他们在辖区开展义务“护学岗”、治安巡逻等活动,成为了辖区平安建设的重要力量。将每月第四周是定为驻村服务周,义警队员深入辖区开展便民服务 ;建立三级便民微信群,及时发布通知公告,方便预约、咨询、法律法规宣传。2024年,“智嘎尔义警队”被兴海县评为“最美文明实践志愿组织”。
子科滩派出所干警的辛勤付出和努力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和群众的广泛赞誉。先后获得“全省第一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集体二等功、“人民群众满意服务窗口”等荣誉。这些荣誉,既是对他们过去工作的肯定,也是对他们未来工作的激励。
群众的满意,就是最大的追求;群众的幸福,就是最大的成就。子科滩派出所将继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扎实的工作,守护好这片土地的平安与和谐。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