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各县动态>详细内容

【祖国好 家乡美】高原沃野披“金甲” 颗粒归仓丰收忙

来源:流彩贵南 发布时间:2025-09-10 字号:[小]   [大]

九月的贵南,天高云淡,是一年中最富饶、最美丽的季节。广袤的田野上铺开了最美的底色,湛蓝的天空下,一台台联合收割机在金色的麦浪中轰鸣前行,农牧民们忙碌的身影穿梭于田间地头,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地处全县相对低洼地带的沙沟乡和茫拉乡,一年一度最为重要的秋收工作已全面进入高潮,一幅产业兴旺、乡村振兴的生动画卷正徐徐展开。


图片


沙沟乡:“金色海洋”里的现代化协奏曲

在素有“美人谷”之称的沙沟乡,连绵起伏的麦田和油菜地仿佛一望无际的金色海洋。过去,这里秋收依靠的是人力和畜力,耗时耗力。如今,现代化的农业机械成为了绝对主力。

“以前秋收全靠人力和镰刀,一家人起早贪黑要忙活大半个月,现在这大家伙一天就能收完一百多亩,又快又干净,损失率还低!”沙沟乡郭仁多村的种植大户扎西指着正在作业的大型收割机,声音里满是兴奋。他今年承包了近百亩地种植小麦和蚕豆,通过与合作社签订机械化收割合同,秋收效率大大提升,成本却显著下降。“产量也比去年好,预计能多收入两三成!”扎西盘算着,笑容愈发灿烂。 


图片


沙沟乡政府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乡里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和社会化服务,引导农户成立专业合作社,实行统一耕种、管理和收割。这不仅解放了劳动力,实现了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也确保了秋收工作的高效、及时,最大限度避免了因天气变化可能造成的损失。

茫拉乡:农牧交融间的“双丰收”喜悦

与沙沟乡略有不同,地处茫拉河畔的茫拉乡,呈现出农牧交错、相辅相成的秋收特色。这里的农田与牧场相邻,秋收不仅是收获庄稼,也是为牲畜准备越冬饲草料的关键时期。


图片


在茫拉乡上洛哇村的饲草料种植基地,高大的玉米秆被大型青贮收割机整齐地切断、粉碎,然后装入运输车,最终将被密封发酵成营养丰富的青贮饲料。村民周先加一边忙着指挥运输,一边说:“这些青贮饲料是牛羊冬天最好的‘口粮’。庄稼丰收,饲草料充足,意味着我们家的几十头牛羊也能安稳过冬,这才是真正的‘双丰收’!”

茫拉乡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在稳定小麦、青稞、油菜等传统作物种植的同时,大力发展饲草产业,形成了“为养而种、种养结合”的循环农业模式,既保障了粮食安全,又促进了畜牧业健康发展,有效拓宽了农牧民的增收渠道。


图片


背后支撑:政策与科技赋能乡村振兴

沙沟与茫拉乡的丰收景象,是贵南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缩影。在这喜人成绩的背后,是多项强农惠农政策的扎实落地和农业科技的强力支撑。

据了解,秋收前夕,贵南县农牧水利部门便提前部署,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各乡镇,开展农机安全操作培训与检修服务,确保农机具以最佳状态投入“战斗”。同时,积极协调保障柴油供应、农机调度和收购市场秩序,为秋收“保驾护航”。此外,通过推广高产优质品种、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加强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措施,为今年的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图片


 秋风拂过,麦香扑鼻。夕阳西下,忙碌了一天的田野渐渐归于平静。一辆辆满载着新粮的三轮车、拖拉机行驶在乡间小路,将丰收的果实运回家中。这丰收,是汗水浇灌的回报,是政策科技支撑的成果,更是贵南县农牧民迈向更加富裕美好生活的坚实一步。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