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好“食”光 关怀有温度
海南州101个助餐点暖护老人晚年生活
秋日正午的阳光斜照进兴海县子科滩镇城南社区的互助幸福院里,助餐点的圆桌上,保温罩还冒着热气,老人们三三两两地进入食堂相互问候,围坐在红漆圆桌旁唠起了家常。

“阿尼,您今天来得早!”志愿者小周笑着掀开保温罩,红烧肉的香味立刻飘散出来。旁边的一位大爷急着伸碗:“红烧肉里要是再放点土豆就更美了!”大爷的话一时引得在场老人讨论起来:“到底红烧肉里放什么更好吃。”
这一幕,每天都会在海南州各地101个老年人助餐点上演。这是海南州聚焦老年人助餐服务刚需,破解城乡老年人“吃饭难”问题,构建“城乡一体、便捷暖心”的助餐服务网络的生动场景。
在共和县恰卜恰镇城西社区,取完餐的老人们围坐在一起,吃得热热闹闹。赵爷爷夹起一筷子炒青菜,递给旁边的老伙伴:“你尝尝这个,比家里炒得鲜!”老伙伴眯着眼说道:“你比我儿子还要对我好了!”

“玩笑归玩笑,我可不是你儿子!”话音未落,在场的所有老人都大笑了起来。另一张桌子跟前,食堂工作人员正帮行动不便的老人拆一次性筷子,还把菜往老人跟前扒了扒。
对于生活在城镇里的老人来说,走出家门口就能吃上既便宜又卫生的饭菜,这要得益于我州在助餐点布局上聚焦“便捷化”。这些助餐点都选址在居民集中、交通便利区域,依托日间照料中心、社区服务站,辐射半径控制在15分钟步行范围内。

“吃着放心!”是老人们对就餐点最多的评价。这背后,是各级民政部门加强食品安全工作,把“就餐老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的初心和责任。
每月初,县级民政部门联合市监局都会开展食品安全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保障用餐安全。同时,创新“多元运营”模式,城镇助餐点采用“政府补贴+专业机构运营+个人适度付费”模式,全州已引入1家餐饮企业提供配餐服务。
走进贵德县新街回族乡鱼山村互助幸福院,老人们正在聊着天,等待开饭时间的到来。村民祁兴云说:“以前我一个人在家比较孤独,现在有了老年互助幸福院,即使儿女不在家,老人们也能一起聊聊天、下下棋、跳跳舞,内心充实多了,儿女们也放心。”
在祁兴云眼里,互助幸福院不仅饭菜合口,关键是这里环境既温馨又干净,还比家里热闹,跟同龄人在一起晚年生活更丰富多彩。

农村互助幸福院也秉承了城镇助餐点的形式,结合村落分布,利用闲置村集体用房改造,优先覆盖留守老人多、交通不便的村庄,覆盖31个乡镇、81个行政村,这让农村老人在家门口就能吃上热乎饭。
值得一提的是,农村老人在方便就餐的同时还能享受政府补贴。如贵南县为所辖6个乡镇31个村(居)60岁以上老人每人每年补助1000元,贵德县为三河地区所辖城镇社区助餐点增设适老化取餐窗口,共和县为恰卜恰镇所辖助餐点配备移动送餐车,硬件保障能力全面提升。
目前,海南州101个助餐点累计服务老年人10.69万人次,城镇服务覆盖率66%、农村覆盖42%重点村落,经问卷调查、入户回访,老年人整体满意度均为100%。
助餐点串联生活照料、健康管理、精神慰藉等服务,填补城镇养老“最后一公里”、农村养老“服务空白”,推动了养老服务从“单一”向“综合”转变,也成为了海南州民生保障的“前沿阵地”。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