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创未来】780万颗种子:高原藏医筑起生态与民生“生命库”
9月20日,寒风如刀,刮过兴海县温泉乡青根河的山坡。兴海县藏医院的医生们俯身于地,指尖拂过冰冷的泥土,小心翼翼地采集着一颗颗珍稀的藏药种子。多年来,他们用脚步丈量雪山,累计收集到780万颗种子,这一幕正是海南州肩负江河源区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使命,推进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的生动实践。
这些带着泥土芬芳的种子,不仅筑起了江河源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种质资源库”,更以藏药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纽带,推动产业从资源保护向规模化、标准化转型,为当地群众铺就一条健康之路,实现了生态保护、产业协调与社会民生改善的三维共赢。

高原馈赠遭威胁 种子守护战打响
在海南州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进程中,兴海县藏医院在藏医药传承和藏药种质资源库建设方面成绩斐然,成为不可或缺的力量。
兴海县,这片平均海拔超3900米的土地,空气纯净、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孕育了绿绒蒿、高山龙胆、水母雪兔子等珍稀高海拔药用植物。它们是藏医药的灵魂,是祖祖辈辈守护健康的天然宝库。
然而,随着藏医药市场需求激增,野生药用植物采挖量不断加大。曾经随处可见的高山辣根菜、手参等,如今在野外难觅踪迹。“再这样挖下去,不仅药材没了,生态也毁了!”主治医师吉本加的话语中满是焦急。这份担忧,让医院的医生们敏锐地意识到,保护这些不可再生的资源,刻不容缓。
在我省“一优两高”及“四地建设”战略背景下,兴海县藏医院以生态保护优先为起点,着眼青藏高原藏药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开展藏药种质资源保护、人工繁育技术研究及种质资源库建设,从根本上解决生态保护与药材资源协同发展的问题,为青藏高原中藏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踏遍雪山觅种子 填补图鉴空白
守护种子的征程,从一开始就注定与艰辛为伴。
医生们的身影,常常出现在人迹罕至的雪山之巅和遍布碎石的流石滩上。当其他同事在休息时,他们却要驱车上百公里,前往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坡。稀薄的空气让每一步都变得沉重,凛冽的寒风像刀子一样刮过脸颊。
为了不破坏本就脆弱的高原植被,也为了能更仔细地在乱石和杂草中发现目标,他们常常不顾冰冷的地面,直接趴在地上。他们的手指冻得通红,却依然小心翼翼地拨开每一片草叶,目光如炬,生怕错过任何一株珍稀的植株。有时,为了找到一个特定的物种,他们要在同一个区域来回搜寻数小时。
就这样,年复一年,寒来暑往。他们的足迹,如同一条条坚韧的丝线,编织在了兴海县的每一寸山山水水之间。
如今,这份坚持终于结出了硕果。医院共收集到780万颗珍贵种子,涵盖了266种高海拔地区的稀有药用植物。他们还为此精心制作了藏药植物种子彩色图鉴。这本沉甸甸的图鉴,不仅是他们汗水的结晶,更填补了藏药种子领域长期以来的图鉴空白,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收集种子只是第一步,如何让这些珍贵的“生命”延续并服务于人类,才是更关键的课题。
走进医院的藏药种质资源库,零下20℃的低温环境中,780万颗珍贵种子静静“沉睡”。这些种子既是藏医药传承的“基因宝库”,更是当地破解珍稀药材濒危困境的关键。为守护这份“高原瑰宝”,兴海县藏医院组建专业团队,开启了漫长的种质采集之路。
在医院的实验室里,吉本加正拿着显微镜,向学员们展示藏药种子:“看,这颗像小元宝,那颗像月牙,每一颗都有独特的药用价值。”显微镜下,细小的种子形态各异,承载着藏医药的未来。
在此基础上,医院推进人工种植技术研究和野生藏药生态抚育。在温泉乡、龙藏乡、中铁乡等地,200公顷土地上进行着野外模拟生境生态抚育。
在医院花园内,10块共计300平方米的试验田种着藏萝卜、秦艽等7个品种;野外3000亩生态抚育区里,手参、鬼臼等药材长势喜人。以清肺止咳的高山辣根菜为例,医院在海拔4300米处圈地20亩,开展保育、驯化研究,让野生药材在人工呵护下焕发生机。

传承创新结硕果 惠民暖人心
在藏医药传承方面,医院以“五个传承工作室、六个临床研究小组”为平台,深入挖掘本土430余种珍贵药材资源,成功研发出仁青左台、仁青常觉等176余种经典与新药。藏医外治泄泻、放血、药浴等70多项特色疗法,因疗效独特深受患者好评。此外,医院还研发出3张藏医整骨床、22种藏药骨夹板等,手握4项自主知识产权。
这些努力,最终都化作了实实在在的民生福祉。目前,123种采用当地药材制作的藏药已获青海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剂批准备案,其中105个品种纳入医保。“用的是本地药材,价格便宜,我们老百姓看得起病了!”患者卓玛的话语朴实而真挚。
随着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推进,该院的工作获得更多支持。海南州委、州政府为藏药材种质资源保护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医院正积极筹备兴海县高原中藏药材植物研究实验室。
“我们把种子保存下来,为未来的科研保留了极有价值的资源,我们要把种子留给后人、留给国家。”院长周拉太的话语掷地有声。这项工作已吸引省内外学者关注,不少高校科研人员慕名前来寻找藏药种子进行试验。
兴海县藏医院在藏药传承和种质资源库建设方面的深耕细作,为海南州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更在守护藏医药薪火、呵护生态环境与增进民生福祉的道路上书写了积极而坚实的篇章。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