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海南州 辉煌“十四五”】执绿为笔 向新而行:海南州打造绿色农畜产业新高地
“十四五” 收官之际,秋染草原,一幅生态与产业共生的画卷正在高原铺展。尕海滩上,金穗漫野,牛羊悠然觅食;光伏牧场内,湛蓝光伏板与洁白羊群相映成趣;贵德现代农业示范园里,温室大棚瓜果盈枝,智能灌溉系统精准赋能,彰显科技农业的丰收活力……
这一幕幕场景,清晰印证着我州深耕绿色农畜产业新高地的坚实步伐。依托高原独有的自然资源禀赋与生态优势,海南州精准锚定“生态优先、产业升级”方向,探索出一条兼具地域特色与生态效益的产业发展新路径,既为经济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能,更构筑起乡村振兴的核心支撑。

田间地头见实效,产业根基稳起来
在共和县倒淌河镇尕海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4500只藏羊在智能化畜棚中悠闲地嚼着草料,工作人员正通过手机查看羊舍的温湿度和羊群健康数据。“以前养羊靠经验,现在靠科技,不仅省力,出栏周期还缩短了近一个月。每年都有青海大学教授给我们做详细指导,羔羊出栏率也提升了不少。” 次汗达哇村党支部书记多杰才让说。
这样的场景,只是海南州农牧业基础设施升级的一个缩影。在全州各县乡镇的许多村里,类似的智能化、科技化农牧业场景正不断涌现。除了共和县倒淌河镇尕海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在贵德县新街乡,现代化的温室大棚里安装了智能灌溉系统和环境监测设备,农民只需轻点手机,就能精准控制水分和养分的供给,让农作物在最佳环境中生长。
在农牧业强州战略背景下,农牧民的生活面貌焕然一新。过去,他们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从事放牧和养殖工作,而如今,智能化的养殖设备和管理系统使得大规模畜群的管理变得轻而易举。众多农牧民通过参与合作社的运营,掌握了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大幅提升了自身技能水平。与此同时,随着绿色农畜产业的持续发展,相关的加工、销售等产业链也日臻完善,为当地群众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越来越多的农牧民在家门口就能就业,生活越来越好。
近年来,海南州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将稳产保供置于首要位置。2024年,全州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52.09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168元,同比增长7.3%。粮食产量完成17.3万吨,油菜产量4.23万吨,肉产量7.99万吨,蔬菜产量8.94万吨;牛羊出栏量达246.3万头(只);冷水鱼产量为1.33万吨,占全省的70%,产值突破6亿元。其中,三文鱼出口销售额达3.1亿元,“龙羊峡三文鱼”成了餐桌上的抢手货。

全链发力破瓶颈,产业融合活起来
“以前我们的青稞只能当饲料卖,现在加工成麦片、青稞酒,身价翻了好几倍。” 在兴海县农畜产品展销店,店铺负责人拿着包装精美的青稞产品,脸上满是自豪。这背后,是我州推动产业融合、延伸产业链的不懈努力。
如今,海南州已培育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0家,组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683个,家庭农牧场1313个,形成了“草畜肥循环、种养加结合”的全产业链格局。在共和县活畜交易市场,每天清晨都有来自周边州县的牧民前来交易,市场与加工企业无缝对接,让活畜“当天出栏、当天冷链运输”。贵德县的冷凉蔬菜基地里,新鲜的蔬菜经过分拣、包装,直接发往西宁、兰州、港澳等地,“从田间到餐桌”的距离越来越近。
科技赋能让产业发展更有底气。在贵德县,900亩农田推广粉垄技术,土壤肥力明显提升;共和县600亩盐碱地改造试点成功,昔日“不毛之地”变成了高产田。藏羊高效养殖、牦牛人工授精等技术的推广,让良种覆盖率不断提高。
在贵南县,3842.14万亩天然草原通过有机认证,296.61万头只牛羊被贴上“有机标签”。“以前牛羊卖不上价,现在有了有机认证,每斤肉能多卖几块钱,牧民的腰包也更鼓了。” 贵南县农牧局工作人员说。不仅如此,海南州还积极探索“7+5”“6+6”半舍饲养殖模式,在光伏园区建成14个生态牧场,让“板上发电、板下养畜”的绿色循环图景成为现实。

畅通产销渠道,绿色品牌响起来
“以前我们的牛羊肉只能在本地卖,现在通过北京新发地的直营店,能卖到全国,还能卖个好价钱。”兴海县牧民才让多杰看着自家的牛羊肉被打包发往外地,笑容格外灿烂。
为了让优质农畜产品“走出去”,我州不断拓宽输出渠道。目前,全州已认证绿色有机农畜产品127个,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设立40余家直营店、专卖店,2处前置仓,让高原美味端上更多家庭的餐桌。
随之,河卡青稞、共和青稞、贵南黑藏羊、龙羊峡三文鱼、贵德藏香猪、宗拉青稞酩馏酒等6个特色农畜产品入选全国乡村特色产品和能工巧匠目录,真正让群众的腰板挺了起来。这些带着地域标签的特色产品,不仅在市场上收获了高人气,更成为当地农牧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从环湖藏羊的标准化养殖基地,到沿黄冷水鱼的现代化陆基车间,从万亩饲草基地的碧波荡漾,到农畜产品直营店的热闹景象,海南州正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围绕“农牧业稳州”战略,全力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样板区,不断突破发展瓶颈,推动产业深度融合,让高原特色农牧业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