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好 家乡美】黄河岸边竞风流
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盛大启幕之际,喜报从广州传来:贵德县委书记萨尔娜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个人”称号,贵德县常牧镇人民政府获评“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是国家对贵德县近年来群众体育事业发展成效的高度认可,更是贵德县坚持以“人民健康优先”为中心发展思想,深耕群众体育沃土结出的丰硕果实。
坐落清清黄河之滨的贵德县,始终把全民运动健身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将其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制定出台《贵德县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为群众体育发展明确目标路径,群众体育事业呈现出设施完善、活动丰富、参与广泛的良好态势,2019年成功获评“体育产业示范基地”,春节社火文艺汇演入选2023年中华体育文化优秀项目。

走进贵德,从城镇到乡村,从景区到社区,体育设施随处可见。先后建成文化广场、群众文化体育场馆、全民健身中心等一批重点设施;36个村级文化活动室配套建设健身广场,5个乡镇标准足球场和3个村级笼式足球场投入使用……全县各类体育场地达649个,总面积38.13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3.58平方米,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德文化体育公园、全民健身中心等大型场馆功能齐全;社区体育设施实现全覆盖,公园、广场、绿地中的健身步道、自行车道、太阳能健身亭等星罗棋布;在清清黄河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内,30公里健身步道串联起自然美景与健身乐趣。农村体育设施建设成效显著,7个乡镇均建成11人制标准足球场,122个行政村实现公共篮球场、健身广场全覆盖,每个行政村和31个寺院均配备全套健身器材。同时,建立体育设施管理维护长效机制,推动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让群众“健身有去处、运动更便捷”。

为了让“全民参与、快乐健身”的理念在贵德落地生根,各类体育赛事活动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精彩纷呈。先后承办了青海省第十八届运动会第四届全民健身大会、中国・青海国际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中华水塔”国际越野行走世界杯赛贵德站等一系列品牌赛事,提升了城市知名度与影响力。元旦环城赛、“黄河杯”篮球邀请赛、“梨都杯”篮球联赛等本土传统赛事年年举办,各乡镇农牧民运动会、民族传统射箭、赛马、千人锅庄等活动极具地域特色,每年参与人数超2万人次。
针对全县青少年群体,贵德县承办首届青少年游泳比赛、全省游泳大奖赛及第一届中小学生运动会,建立106人的青少年后备人才库。结合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开展篮球赛、舞龙舞狮大赛、皮划艇赛等特色活动,推动传统体育项目传承创新,让不同年龄段、不同群体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健身方式。

此次获评“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的贵德县常牧镇政府,更是以独具特色的文体活动激活基层体育活力。镇政府结合辖区藏族群众居多的民族特点,将传统体育与现代健身融合,每年夏季举办“高原牧歌”农牧民体育文化节,设置赛马、押加、藏式摔跤、民族射箭等特色项目,每年举行的体育文化节吸引周边8个村落、近千名群众参与。
群众体育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撑。贵德县成立篮球、射箭、藏棋、太极拳等11个体育协会,会员达600余人,自发性承办各类活动50余场次。组建由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教师、体育爱好者组成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伍,深入社区、农村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传播科学健身理念与方法。如今,全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超80%,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达89%以上,全民健身的氛围日益浓厚。

体育事业的发展,不仅强健了群众体魄,更凝聚了民族情谊、助力了经济社会发展。各类体育赛事活动吸引了大量外地游客,带动当地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产业繁荣发展,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如今,全民健身的热潮在贵德大地蔚然成风,一朵朵运动之花绚烂绽放,正为建设幸福美好新贵德凝聚起蓬勃向上的力量。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