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共和县坚持以党建为引领,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探索“三治四化双提升”治理新模式,努力实现组织建设规范化、产业发展多元化、事务参与群众化、治理支撑智慧化,不断提升党建引领力和规约执行力,助力基层社会治理高效能。
建强基层组织,提升基层治理引领力。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对基层治理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建强村(社区)党组织,选优配强村(社区)班子,打牢基层基础。全县村、社区“一肩挑”比例分别达86.9%和100%,村级“两委”平均年龄为42岁,高中及以上学历占51.1%;乡镇领导班子平均年龄37.5岁,大学及以上学历占85.1%。坚持从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入手,每半年对全县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进行常态化摸排整治,增加先进支部、提升中间支部、整顿后进支部,确保全县软弱涣散村问题得到全面整治。同时,加强村(社区)党组织监督管理考核管理办法,把基层治理内容纳入村(社区)考核的重点,通过奖优罚劣激励村(社区)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
打牢物质基础,提升产业发展保障力。统筹整合中央、省和县衔接资金2.29亿元,大力实施“百乡千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牧区高标准农田、城乡供水一体化、自然村硬化路等项目,促进农牧区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持续拓展乡村产业发展新路径,采取盘活集体资产、培育经营实体、开展合作经营、拓展服务创收等方式,全面实施8个中央财政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黑马河镇文巴村通过党建引领,抓班子队伍建设和村集体经济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生态环保、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创新实施“一领二抓三推动、铺就产业发展新路子”基层治理工程。全力抓好消费帮扶,用好扶贫“832”平台采购机制和电子商务平台,加快推进夜市经济、小店经济发展,加大电商、微商支持力度,建立农产品县域“内循环”机制,促进本地农畜产品就地消纳,消费帮扶累计销售额9932万元。
完善治理体系,提升三治结合联动力。强化村(居)民主人翁意识,健全村(居)民会议、事务理事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等自治组织,不断激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沙珠玉乡下卡力岗村结合实际制定了操作性、实用性强的“村规民约”,有效遏制婚丧嫁娶大操大办、薄养厚葬等陈规陋习。截止目前,全县修订完善“三约”自治制度行政村99个、藏传佛教寺院28座、清真寺18座、社区居委会18个。出台《共和县农村牧区红白喜事办理标准参照指导意见》《党员干部和职工带头简办红白喜事倡议书》等文件,引导农牧民群众树立科学文明、节俭孝廉的生活观。城北社区通过打造红色关爱、橙色宣传、蓝色调解、绿色文明、紫色文娱的“五色”志愿服务新品牌,打造社区治理样板。持续推进文明家庭、五星级文明户等创建活动,设立“乡风文明榜”“诚信榜”“敬业榜”“善行义举榜”等,累计评选“五星级文明户”5775户、文明村(镇、社区)73个、“共和好人”10名。
深化平安创建,提升依法办事治理力。整合政府12345热线、信访热线、县公安局110指挥中心和县综治维稳中心,建立共和县市域社会治理智慧中心,实现社会治理信息互联互通、资源整合共享、工作协调联动。扎实做好“八五”普法工作,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全面推进乡镇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实施农牧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以“授课、见习、实践、表彰”等多种形式推动“法润民生”。推进“枫桥经验”本土化,打造共和县“一站式”综合矛盾纠纷调解中心,推行“坐班门诊、进村出诊、集体会诊、上门复诊”的“四疗诊法”,推动问题在基层解决、矛盾在基层化解。加强县乡村三级维稳处突队伍建设,整合村警、草管员、护林员等领取财政补助各类人员,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应急工作新格局,形成“生产是值勤、放牧是巡逻、人人是哨兵、村村是堡垒、处处有防范”的群防群治链条。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