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各县动态>详细内容

多措并举齐发力 铆足干劲争上游 共和县扎实推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落地见效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9-29 字号:[小]   [大]

   共和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已经进入攻坚阶段,一年多来,全县上下始终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持续落实落细创城各项重点任务,多措并举齐发力,铆足干劲争上游,扎实推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落地见效。

  加强顶层设计,凝聚创城的“合力”。将创建工作列入全县“十四五”发展的战略性工程,创新制定“1395”具体措施(明确一个目标、确定三个步骤、明确九大任务、建立五大机制),建立“最强运行机制”,高规格设立创城指挥部,在县乡换届工作圆满完成后,及时调整创城工作指挥部组成人员,由县委书记任总指挥,县长、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县政协主席任指挥长,21名副县级领导干部任副指挥长,常态化设立创城办,充实加强工作力量,配备创城工作联络员、信息员和档案资料员,形成党政负责、“一把手”牵头、创城办落实、各部门配合的齐抓共管工作格局。狠抓创建工作统筹协调、督促指导,按照两个《测评体系》编制下发《共和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实地考察点位打造责任分工明细》,围绕33类测评考察点位编制符合行业实际且简便易行的操作标准,对驻恰单位和各乡镇、各部门点对点、一对一精确督促指导,确保责任落实到位。 

  坚持以文化人,夯实城市的“里子”。按照“重在平时、抓好平常,以心换心、入心入脑”的理念,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理想信念、民族团结、法律法规、感恩奋进等正面宣传教育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具象化,使群众乐于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素养。制定完善各行各业规范守则,及时更新《新时代共和县文明公约》,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融入到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章、团体章程之中。深入开展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创建活动,依托青海湖广场、香巴拉广场、青年公园等阵地,设置一批集“见义勇为”“助人为乐”“敬业奉献”“诚实守信”“敬老爱亲”“最美共和人”“好婆婆”“好媳妇”先进典型的好人园、好人广场,让好人的道德力量厚德流光。精心培育创建亮点工程,确定了141个县级文明单位和文明校园,注册创城志愿者6758名,打造了12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打造了改革开放40周年成就展厅、党建红色联盟阵地、《和缘》展厅、沙珠玉治沙馆等创建示范基地。同时,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文明实践,着力解决与文明创建目标差距大、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让文明创建见行动有实效惠民生。 

  改善硬件设施,扮靓城市的“颜值”。始终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创建文明城市硬指标,大力实施城镇改造、市政道路、房地产开发、供热排水、美化亮化等项目,聚焦重点、补齐短板,推进恰卜恰城北新区,龙羊峡、倒淌河美丽城镇建设,江西沟、黑马河、石乃亥撤乡建镇,形成环湖沿线特色城镇群,全县建制镇比例达63.6%,城镇化率达46.8%。大力推进农贸市场标准改造、背街小巷环境整治,集中整治供热供水、道路硬化、断头路、排污排水等市政基础设施,老旧小区和农贸市场旧貌换新颜。持续加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等硬件投入,共和县高级中学项目进展顺利,香卡幼儿园建成使用,全县教育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全面推进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县人民医院、县疾控中心、恰卜恰镇卫生院建成使用,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民生保障水平迈上新台阶。恰卜恰镇城北新区环卫保洁服务购买工作顺利完成,县城环卫保洁实现市场化全覆盖。 

    精心细致管理,提升城市的“气质”。始终把管理水平作为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深入开展交通法规知识宣传教育和交通秩序集中整治活动,严肃查处交通违法违章行为,引导市民行文明车、走文明路,努力构建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积极打造诚信街区,在香巴拉广场、恰卜恰商业步行街等区域打造“诚信卖、放心购”消费环境的诚信示范街区,用科学的评价模型,对企业商户开展信用等级评价,努力构建诚信守法的市场环境。加强城镇综合执法力度,强化市场监管,有力整治了恰卜恰镇区**营运、乱摆摊点、店外占道经营、乱贴乱画等现象。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强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大宾馆、酒店、KTV、网吧等重点场所的整治力度,严厉打击各种暴力犯罪、“两抢一盗”案件,推动社会治安状况持续向好,努力构建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深入开展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全民行动,加大生态文明建设的约束力和执行力,推动形成绿色健康、文明节约的生活方式。全力抓好三江源二期、三北防护林、国家重点公益林和天然林保护等重大生态工程,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6.18%,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0.38%,加强幸福滩、青海湖广场、公园的城镇绿地绿化力度,城镇绿化率达90%,努力构建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结合省级卫生城市和全域无垃圾试点县创建工作,创新农村环卫保洁机制,积极推进生活小区和村庄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深入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行动,突出重点区域和场所,对临街商铺乱扔垃圾、餐馆随意倾倒污(泔)水、小区垃圾暴露等环境卫生突出问题进行彻底整治,努力把共和从“脏乱差”变成“美净文”。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