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各县动态>详细内容

共和县硬举措纾解中小微企业“急难愁盼”

来源: 发布时间:2022-10-21 字号:[小]   [大]

    为做好疫情冲击背景下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和救助,共和县加速释放优惠政策红利,助企纾困和为企赋能多管齐下,通过“放水养鱼”模式为中小微企业发展带来“及时雨”,让市场主体吃下“定心丸”,真正让企业享受到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真金白银”,激扬起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动能。

     强化责任意识,政策引导解决企业经营之“急”。为切实解决中小微企业受疫情和国内外经济环境影响的困境,开展惠民暖企健康消费行动和节庆旅游促消费活动,督促各企业抓住“端午”“中秋”“国庆”等消费旺盛的传统节日,积极开展电子消费券促消费活动,引导居民刺激消费,激活“假日经济”,向各大超市、个体户及“共舞和美”扶贫商城发放20万元电子消费券资金,向31家商贸企业、餐饮行业投放纸质消费券10万元,拉动消费4000余万元,切实让政策的阳光雨露精准灌溉中小微企业。利用“夜间经济”发展优势,积极推行“夜市+美食+文化”夜间消费模式,日均消费额达30万元,进一步提振了市场主体发展信心,有效激发了全县经济增长点。充分利用国家税务总局大数据云平台,进行税收大数据检索,筛选出关联度较高的购销企业,建立工作台账,积极主动对接企业,保证了企业上下游供应链畅通,有效缓解了疫情影响下的企业购销难题。
     强化服务意识,深化改革缓解企业办事之“难”。推进简政放权,制定印发《共和县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推动“审批破冰”工程,不断优化办事流程,减少企业办理业务“脚底成本”,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持续助企纾困。构建绿色通道,靠前服务企业,全面启动“共和县投资项目在线监管平台”,实行全过程在线审批、无纸化审批,减压审批时限、强化审批监管、提升服务质量,除涉密项目外,项目审批、核准以及所涉及的各类审批事项都通过审批监管平台办理,并在市场准入、审批许可等方面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实现“不见面”登记审批便利化服务,截至目前,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受理事项285项,办结率100%。以企业需求和激励发展为导向,召开“春风暖企暨金融机构支持中小微企业对接会”“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暨创业就业推进大会”,有效发挥政府的桥梁纽带作用,不断拓展平台功能,持续优化服务水平,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强化创新意识,疏通渠道消减企业寻贷之“愁”。搭建沟通平台,强化金融支持,切实解决企业融资贷款难、发展难的问题,今年县政府安排中小微企业、合作社扶持及贴息县级财政资金700万元,用于企业及合作社产业发展扶持资金,鼓励中小微企业、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利用银行贷款资金来发展产业、做实项目,有效畅通融资渠道。目前,已与共和县农商银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签订《共和县中小微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发展贷款贴息合作协议》;青海民泽水殖公司、青海湖肉业公司、青海湖药业公司、宗巴商贸有限公司等五家企业实现进出口额2836.32万元。切实发挥“银税互动”效能,按照“政府搭台、政策引导、市场合作、银企双赢”总体要求,税务部门与银监部门、共和农商银行建立银税深度合作机制,共同推广助企纾困政策,让纳税信用真正为守信企业“贷”来生机,目前,17户“文明诚信个体户”纳税人办理信用贷款300余万元。
    强化大局意识,推动让利实现企业减负之“盼”。以鲜明政策为导向,认真落实国务院33项经济一揽子措施和青海省助企纾困、支持市场主体发展十条措施,开展中小微企业对外出租房屋摸底排查、减免金额核算等工作,为27家企业公租房减免3个月租金34.5万元。积极推进企业账款清欠工作,印发《关于全面排查拖欠中小微企业账款并建立台账的通知》,细致排查出我县4个项目拖欠企业账款735万元,现已全部完成清欠任务。为解决县属中小微企业员工住宿问题,县发展和改革部门积极为有需求的企业配建公租房,现已建设完成27家共2481套,在建2家共138套,拨付政府补助资金1.29亿元,入住率达75%。为有效应对疫情给市场主体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用足用活社保各类政策,对中小微企业阶段性实施社保费缓缴政策,多方联动推进政策精准,确保用人企业详细掌握政策,保障企业职工参保权益。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