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地乡:“抱团”发展一起奔向幸福路
乡村要振兴,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是关键。
来到共和县廿地乡,在乡长王适烧的带领下,记者走进切扎村新建的五村联合社藏羊养殖基地饲草间,只见基地里畜棚、饲草基地、动物防疫检疫室、机械库房等一应俱全。
以前的廿地乡,大家各自养各自的羊,缺乏经验、没有技术、没有出栏量,一大堆实质性问题一直制约着发展。
2022年,廿地乡积极衔接县农牧和科技局,投资3179.62万元在切扎村成立由切扎村、拉龙村、羊让村、廿地村、曲什纳村5村联合组建的五村联合社藏羊养殖基地,项目于2023年5月竣工验收,7月挂牌运营,现有藏羊存栏4296只,适繁母羊1296只,羔羊3000只。
抱团发展有什么好处?王适烧介绍说,养殖过程科学化,采取统一管理、统一核算、统一销售、统一品牌的“四统一”经营管理模式,藏羊产业实现了由传统放牧向集约化规模养殖、科学化高效管理、品牌化集中销售“三大转变”。
通俗地说,就是把大家的资源整合在一起,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共同发展。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支部。党支部是群众发展的“主心骨”。廿地乡党委始终将藏羊养殖作为促进农牧业增产增效、农牧民稳定增收、全面推动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之一,通过“村集体+合作社+基地+农牧户”模式,创新打造“多村抱团”高效养殖联合合作社,走出了一条藏羊产业现代绿色畜牧业技术发展之路。
在藏羊养殖过程中,廿地乡推行藏羊高效养殖技术,乡党委组织党员以及志愿者主动上门宣讲藏羊高效养殖优势,引导牧民积极实施“两年三胎”“两高一低”高效养殖,羔羊早期断奶入场,构建户繁厂育模式,推行集中饲养、集中出售,利益共享,提高快速出栏增加收入。
廿地乡党委还引导当地养殖户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减少天然草场放牧时间及载畜量,降低草场压力,遏制草场退化、沙化,促进草原生态环境的恢复,提高粪污资源化高效利用,减少周边地区化肥使用量,有效改善土壤结构,对提高农业产品质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现在基地统一养殖,在少操心的前提下,可以外出务工,钱也赚得更多了。”拉龙村村民卓玛措说出了大多数村民的心声。
采访结束时,王适烧对记者谈了下一步的发展思路:将以联合社藏羊养殖基地为牵引,以“打破老路子、发展新业态、开拓新渠道”为目标,以点带面,辐射带动辖区农牧户生产方式由传统粗放性逐步向高效集约性转变,助力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不断促进牧业增效、牧民增收。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