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为笔 绘就社区幸福答卷
来源:海南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5-03-24
字号:[小] [大]
3月19日清晨9点,共和县恰卜恰镇城东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已经热闹起来:棋牌室里银发棋手从容落子,书画室内翰墨飘香,儿童阅读角传来琅琅书声。这个藏、汉、回、撒拉等多民族聚居的社区,正用党建红线串起民生珠链,织就雪域高原的温暖港湾。
“481户居民的需求清单就是我的工作指南。”网格员白明楠的民情日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家长里短。在这个服务2857户常住居民、944户流动人口的社区,25名工作者创新“三个清单”工作法,将群众“微心愿”转化为党员“服务单”。22个居民楼院间穿梭的“红马甲”,既是政策宣讲员,又是民情收纳箱,真正实现“小事不出网格,难事不出社区”。穿过摆满高原绿植的走廊,墙上的“民生导航图”动态更新着服务清单。舞蹈教室每周定时向广场舞队开放,书画室举办多民族文化沙龙,日间照料中心和藏医理疗服务为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用服务指数兑换幸福指数,让基层治理在小区里看得见、摸得着。”社区党支部书记东周措指着15分钟生活圈示意图介绍,嵌入式服务让市井烟火与文化韵味相得益彰。“四点半课堂解决了双职工家庭的大难题。”在儿童活动区,党员志愿者正在辅导作业。社区聚焦“一老一小”打造特色服务体系:适老化改造的日间照料中心配备健康监测设备,藏汉双语服务窗口全天候开放。76岁的董先国老人笑称这里是“幸福加油站”:“从食堂到理疗室,家门口的便利让我们老年生活有滋有味。”从“小帐篷”到“幸福里”,从问题清单到满意答卷,城东社区的治理蝶变印证着一个真理:基层治理的根系深扎泥土,才能催生“推窗见景”的美好。下一步,海南州将深化“红色物业”“积分制”等创新实践,推动专业社工、机关干部、新兴领域党员等治理力量下沉网格,让党建引领的民生网络延伸至城市肌理。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