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图片新闻>详细内容

【山海同心 筑梦高原】援青担当不止步 枝叶关情惠民生

来源:海南州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5-07-22 字号:[小]   [大]

自 2010 年江苏省援建海南州以来,两地跨越山海、携手同行,将江苏经验与海南州实际深度融合,跨越千里的援建情谊,正让高原乡村焕发蓬勃生机。

近年来,江苏援建资金持续加码,为我州和美乡村建设与农牧民居住条件改善工程注入“强心剂”,从基础设施升级到人居环境蝶变,一个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让农牧民的幸福感在家门口升级,让农牧民的幸福清单越拉越长。


图片


资金活水精准滴灌   民生实事润民心      据了解,仅2022至2024年,我州累计实施94个和美乡村建设项目,总投资达10.71亿元,其中江苏援建资金1.35亿元,占各级配套资金的28.1%;2025年计划推进的30个和美乡村项目中,4500万元江苏援建资金将继续聚焦设施短板与环境整治。在农牧民居住条件改善领域,惠及11770户家庭,投入援建资金1200万元,2025年将为5400户农牧民住房加装外墙保温与太阳能暖廊,让“住有所暖”成为寒冬里的生活常态。

曾经垃圾乱堆、污水横流的角落,如今被垃圾桶、清运车和集中收集点“接管”,定时清运让村庄常年保持整洁;污水管网悄悄铺进农家院,处理后的清水重新滋养周边草木。道路旁、庭院前,格桑花与绿树相映成趣,田园风光与现代设施交融,农牧区已变身宜居宜游的“幸福家园”。

这一笔笔援建资金,不仅破解了乡村建设的资金瓶颈,更通过精准投向,让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道路拓宽硬化、灌溉渠道修缮、垃圾污水治理……资金跟着需求走,项目围着民生转,为乡村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图片


民生工程落地生根      和美乡村展新颜多年来,江苏援建资金精准发力,破解了制约乡村发展的“卡脖子”难题。曾经,不少村庄道路狭窄破损,村民出行“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农畜产品运输更是“步履维艰”。援建资金到位后,一条条道路被拓宽硬化,宛如黑色绸带串联起城乡;年久失修的灌溉渠道经清淤加固,潺潺清水滋养着千亩良田,让农作物产量稳稳当当。如今,新鲜的牛羊肉、青稞等农畜产品顺着平坦的路快速运往市场,损耗少了,收入多了,农牧民的笑容比阳光还灿烂。

     贵南县居民才让太说:“原来冬天就是最难熬的日子,但是现在有了暖气,冬天就很舒适。”农牧区的冬天曾让村民犯愁,单薄的房屋难以抵御严寒。援青干部们踏遍村落,摸清实情后,用援建资金为房屋穿上“保温衣”,装上太阳能暖廊。如今,寒冬里的农房温暖如春,“住有所暖”从期盼变成了现实,农牧民再也不用怕“屋外冰天雪地,屋内寒气逼人”,而住房保暖工程更是暖到了群众心坎里。

     “现在冬天屋里温度比以前高5、6度,再也不用裹着厚棉被过冬了!”牧民扎西的话道出了万千家庭的心声。

援青力量润乡土 民生改善见真章

记者从江苏援青指挥部了解到,“十四五”期间,江苏省计划安排援建资金17.28亿元对口支援海南州,计划实施援建项目149个,截至 2024年,累计投资援建资金13.11亿元(含结余资金5842.26万元),实施援建项目147个援建资金用于县级以下基层、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领域资金均达80%以上。

从道路桥梁到污水管网,从垃圾处理到住房保暖,从乡村的袅袅炊烟到农牧民脸上的灿烂笑容,江苏援建资金正以实实在在的成效,让和美乡村的蓝图一步步变为实景。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上,援建力量持续涌动,幸福的种子生根发芽,必将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