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海南建设】警民同心护高原 生态警务绘绿洲
“这里是禁采区,请立即撤离!”深秋的清晨,兴海县曲什安河谷的薄雾还未消散,一架无人机已经在海拔4000米的高空盘旋,清晰的喊话声穿透晨雾,让试图违规进入虫草禁采区的群众停下了脚步。屏幕另一端,兴海县公安局生态警务中心内,民警指尖轻点,实时传回的画面精准锁定人员位置,一场潜在的生态破坏隐患通过智能防控悄然化解。

这是兴海公安“生态警务”日常工作的生动一幕。作为黄河源头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兴海县地域广袤、山高谷深,地形复杂的高原地貌给生态保护带来巨大挑战。为破解人力覆盖不足的难题,兴海县公安局创新组建无人机巡护中队,让“空中鹰眼”成为生态守护的中坚力量。热成像镜头下,盗伐林木的痕迹、非法采砂的坑洞、盗猎者的踪迹无所遁形;智能平台自动报警、民警快速联动处置,形成了“天上看、网上管”的立体化防控格局。
2024年秋季,无人机在河卡镇草场巡护时发现异常开挖痕迹,生态民警联合草原站工作人员15分钟抵达现场,及时制止了一起破坏草场的违法行为,将生态损失降到最低。如今,这些翱翔在高原上空的“警察蓝”使者,正以科技之力织密生态保护的天罗地网。

“警官,我在山沟里发现陌生车辆,还有动物皮毛!”龙藏乡的草原上,牧民管护员才让骑着骏马,手指飞快地在巡护APP上上传现场照片和定位。接到线索后,生态警务中心迅速研判,民警与才让协同作战,循着踪迹深入山谷,成功打掉一个盗猎岩羊的犯罪团伙。
这背后,是兴海公安打造的“警长+管护员”联防体系——120余名牧民管护员化身移动前哨,他们熟悉每一片草场、每一条溪流,凭借“土专家”的优势,配合民警开展巡护工作。从前的奔波报信变成如今的一键上报,情报即时传递、行动迅速响应,警民同心构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地面防护屏障。
在河卡镇的牧民帐篷里,生态民警组成的“马背宣讲队”正用藏汉双语以案释法。炉火烧得正旺,民警结合近期查处的非法盗猎案例,生动讲解野生动物保护法规,牧民们围坐一圈,听得格外认真。
走出帐篷,民警又来到草场边,与管护员一同检查休牧轮牧执行情况,手把手教牧民使用巡护设备。与此同时,短视频平台上,兴海公安制作的生态保护短片热度高涨,真实案例配上通俗解读,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年轻牧民中广泛传播,全民共治的生态保护氛围日益浓厚。

从高空无人机的智能巡查到草原上的马背宣讲,从管护员的移动守护到群众的自觉参与,兴海公安构建起“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全民治”的生态警务新格局。在这片圣洁的黄河源头,“警察蓝”与“生态绿”交相辉映,科技赋能与警民同心双向发力,织就了一张有温度、有智慧的立体防护网。
如今的兴海,草原葱郁、溪流清澈,野生动物频繁出没,高原生态持续向好,兴海公安正以坚定的绿色警魂,守护着黄河上游的一草一木,让母亲河源头的生态画卷愈发鲜亮。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