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青:当好“宣传员”传递党的“好声音”
从北京回来后,党的二十大代表、同德县尕巴松多镇贡麻寄宿制小学教师刘秀青一直在忙碌着,向身边干部群众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大家分享参加大会的感受。
10月31日,刘秀青来到自己曾工作24年的秀麻乡斗后索寄宿制小学向师生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得知刘秀青从同德县城回来的消息,当地许多干部群众和学校师生手捧哈达一直在寒风中等待着。“作为一名基层牧区教师,参加党的二十大、见证这一重要历史时刻,是我莫大的光荣。”在学校的“红色感恩厅”内,在场干部群众热切的期盼中,刘秀青打开了话匣子。
10月24日返回同德,27日刘秀青便开始在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因连日来紧张工作和长时间用嗓,她的声音有些嘶哑,但她情感充沛、讲起话来铿锵有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吹响了人才培养的冲锋号。”作为一名教育系统党代表,刘秀青深刻体会到党的建设对人才需求的迫切。她结合实际,深情讲述新时代十年来青海各地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讲述海南州这十年来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推动产业“四地”建设,在实现泛共和盆地崛起中的新气象、新成果、新境界,让在场的所有人心潮澎湃、倍感振奋。
刘秀青讲到,党的二十大报告特别提出,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党的二十大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听着刘秀青用流利的藏语解读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家觉得既亲切又温暖,不时地在笔记本上记录着。
自1994年走上讲台以来,刘秀青在秀麻乡斗后索寄宿制小学工作了24年。学校所在地海拔4100米,自然环境恶劣,交通不便,办学条件相对艰苦。刘秀青调离这所学校时,在校生数量由当初的80余名已增加到700余名,教育教学质量也大幅度提高了,成为全县入学率、巩固率最高的学校之一。“我刚到秀麻乡任教的时候,人生地不熟,是秀麻乡的群众待我像女儿一样,如果还有机会,我愿意在这片热土上继续奋斗,继续挥洒汗水”。谈起在斗后索寄宿制小学24年的教学经历,刘秀青这样说。
雪后的秀麻乡,带有一丝丝寒意,但是寒冷的天气挡不住大家聆听“精神食粮”的热情。刘秀青把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多次提到的教育的内容跟大家分享,大家如同在现场听了报告一样,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秀麻乡党委书记许正平在聆听了刘秀清老师的宣讲后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享受到了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乡村振兴等等这一系列惠民政策,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这都得益于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广大干部群众的团结奋斗。今天通过刘秀青代表再次聆听到党的二十大带给我们更多的惠民政策,让我们打心眼里感到高兴,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宣讲持续了近3个小时,现场近400多名干部群众和学校师生全神贯注,认真听讲;不少与会的乡党员干部还不时举手向刘秀青代表提问互动,使现场气氛更加热烈。
宣讲结束后,刘秀青在老师们的陪同下参观了校容校貌,来到自己曾经工作过的办公室、教室,看到学校日新月异的新变化和孩子们活泼可爱的笑脸,她的眼角不由得湿润了。
“能用学生、家长能够听得懂的语言、喜欢的方式向他们传递好党的声音,心情特别激动。我一定会认真履行好代表职责,当好‘宣传员’,传递党的‘好声音’,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学生引路人。”刘秀青说。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