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党的二十大精神送到田间牧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几日,在海南州各地农村社区,各级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队队员结合村情、社情向各族群众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贵德县医院家属院是典型的老旧小区,以前小区路边都是摆菜的商贩,三轮车、双排车齐上道,叫卖声、吆喝声声声入耳,菜叶垃圾低头可见。这些年,通过实施老旧小区改造,解决了居民停车、买菜、绿化等问题,吸引不少搬出去的居民又搬了回来。
家属院居民东主对此感到很满意。他说,自己所在的楼栋对老化的下水管道和外保温墙进行了改造,希望接下来能大力解决小区存在的其他问题。
贵德县委巡回宣讲团团长童璨收到“理论+文艺”巡回宣讲团成员的反馈后当即表示,将向有关部门反映居民的建议,力求在接下来继续实施的老旧小区改造中落实好小区未解决的问题。
以“理论宣讲+解决实际问题”方式深入社区、村社,贵德县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队员向各族群众作互动式宣讲,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事,有干货、出效果,深受大家的欢迎。
12月份的高原寒风格外凛冽,然而,在同德县河北乡格什格村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内欢声笑语、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6日上午,格什格村党支部书记才旦组织村民,围绕村民关心的乡村振兴、“三农”工作等内容,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集中宣讲。每当讲到重点内容,才旦都会提高音量,村民们聚精会神听宣讲,不时点头表示认同。
格什格村村民以前收入低,财富增收渠道少,自身劳动技能不高。这些年,村里积极发挥党支部在群众脱贫致富的“领头雁”作用,立足资源优势,提升牦牛和马鹿产业化水平,不断拓宽农牧民增收。
2021年,同德县河北乡格什格村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133万元。“我家4口人,每人1800元,今年村集体经济分红可以领到7200元。”格什格村村民滕国元高兴地说,听了书记的宣讲,知道现在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对党的二十大精神有了更深切的体会。
在农村牧区,海南州各级宣讲团(队)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乡村大喇叭等,采取“文艺+”“互联网+”、板凳会、炕头会等宣讲形式,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
共和县龙羊峡镇查那村党支部书记窦燕燕说:“通过学习和聆听宣讲,让我更好地认识新时代的中国,更好地认识自己作为新时代青年的使命和担当,今后要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日常学习和生活,刻苦学习,珍惜韶华。”
12月5日,刚吃完午饭,兴海县龙藏乡桑什斗村村医拉杰亥背着医药箱、带着血糖仪来到村民热保家中送诊上门。2014年从海南州职业技术学校藏医专业毕业后,通过村医考试,拉杰亥成为兴海县龙藏乡桑什斗村村医,这一干就是八年。
熟练地为其测了血糖、查看关节炎情况后,拉杰亥对热保说:“现在国家医保政策在基层全覆盖,就拿这个胰岛素来说,一针50元,医保承担了70%,咱只需要付30%。”
拉杰亥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好举措,你一定要按时注射,注意血糖变化。”热保笑着应声道:“共产党,挂真切!”
拉杰亥以送诊上门为契机作宣讲,是海南州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分众化、多形式、多渠道宣讲的一个缩影。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海南州各级宣讲团(队)走进社区大院、田间地头、牧民帐房,把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播到“最后一公里”、最远一家人。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