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经验 查找不足 进一步加强全州救灾救援能力水平
2024年3月20日海南州抗震救灾指挥部组织实施“砺剑海南·2024”地震灾害应急救援实战演练。演练呈现出组织严密准备充分、贴近实战场景逼真、行动专业组织到位的特点,充分展现了我州应对大震巨灾的能力水平和应急管理事业改革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增强了全州抗震救灾工作的厚重底气。演练以无脚本的模式,突出高海拔缺氧、地形复杂、天气寒冷、夜晚黑暗、艰难场景和大震巨灾后应对“慢、断、乱”问题突出、应急救援难度大等实际,覆盖了地震应急响应全过程11个阶段,通过真实的地震场景,完成了启动响应、快速集结、高效救援、妥善安置等19个科目演练任务。演练组织了26个部门单位,出动500余人、300余台车辆装备投入抗震救灾工作。
为认真总结经验、查找不足,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灭火救援技战术措施,近期,海南州消防救援支队组织召开“砺剑海南·2024” 地震救援演练总结会。
会议讨论通过了了海南州消防救援支队“砺剑海南·2024” 地震救援演练评估报告。评估报告立足海南救援队伍现状实际,对演练各科目开展情况,存在不足及下一步努力方向做出了科学评估。一是强化灭火救援专业技术培训。积极适应“多灾种”向“全灾种”的职责定位转变,做好应对极端情况下,实施多点多线作战的各项应急准备。深化全员普训,狠抓技战术研究和实战化练兵,夯实基础体能,练精专业技能,选派指战员积极参加各类演习演练和专业培训,充实灭火救援人才骨干队伍,同时,加快推进地震救援专业队伍建设。二是加大实战化训练和合成训练频次。要紧扣职能定位,针对地区特点,大力开展地震、交通事故、新业态新产业灾害处置的技战术研究,持续做好“实战+演练”应急响应拉动演练,要立足实战,从难从严开展地震救援训练演练,把灾情设“复杂”、把环境设“真实”、把标准设“严格”,有效锤炼队伍。加强基础体能技能训练,着力锻造地震救援“拳头”力量。三是创新模式提升保障水平。 立足实战需求,打造装备配备运输全链条保障机制,完善实战通信响应机制和力量跨区域投送流程,加快构建快速充足、可持续、不间断的战勤保障体系,确保“保得上、保得住、保得足”,切实做到以保障力催生战斗力。探索平时与战时、自我保障与社会保障相结合的保障体系和建设原则,以内部资源为主,社会资源为辅的模式,不断提升保障水平,确保在各项保障任务重能够拉得出、上得去、保障好。四是紧抓训练工作不放松。近期海南消防支队组织了冬训第二次体能普考,从普考情况来看,全州消防救援队伍还存在着对训练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站位不高的问题,训练器材建设不均衡,对创新科目、自选科目的规程不熟悉等问题短板。
下一步全州消防救援队伍将以开展的党性教育为契机,紧紧围绕“全灾种、大应急”职责使命,在战斗力生成模式、战斗力体系构建、战斗力响应协同等方面统筹建设、一体推进,着力锻造“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新时期消防救援人员。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