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共和县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统筹发展与安全,以“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坚决遏制一般及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为重点,持续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不断强化应急管理硬件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应急管理“战斗力”,筑牢应急管理安全“基石”,全力营造安全稳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强化政治统领,压紧压实工作责任链条。坚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论述和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等方面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加强安全管理,先后组织召开安委会、重点时段专题会、季度安全生产形势分析研判会等会议,对安全生产重点工作进行再分析、再安排、再部署,切实拧紧责任链条,压实工作责任。进一步推动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要求,建立健全县级领导包联督导机制,成立专项检查组,对包联乡镇、行业部门进行联片督导、专项检查和综合督查,持续传导工作压力,确保安全生产各项工作措施和要求落地落实。
强化预防为主,有效防范重大安全风险。认真落实国务院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和省州具体措施,修订完善“1+38+79”县级预案,制定印发《灾害性天气应急联动机制》《暴雨气象预警应急响应联动机制实施方案》、防汛应急救援预案和山洪灾害“一张图”和“一页纸”预案等机制。分领域完成县级专项应急预案及部门应急预案25个,切实增强了应对各类风险隐患的组织准备。健全县级实物储备和省级代储相结合物资储备机制,深化“1+4”应急物资储备模式和“五位一体”应急储备体系。与大型商超、第三方签订物资储备协议、应急救灾物资紧急运输、应急机械设备调配等协议,确保关键时刻应急物资拿得出、调得快、用得上。截至目前,代储省级物资22类4000余件,县级储备物资80类1.1万余件,乡镇储备物资25类物资5000余件。
强化应急准备,全力应对各类灾害事故。全力构建安全生产“智慧监管”模式,以监测预警体系建设为驱动,实行安全风险分级分类监管。利用大数据分析、前端物理感知等科技手段,加大预警性、倾向性和苗头性信息收集和研判力度。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及全县烟花爆竹、城镇燃气、秋冬季交通安全等领域专项整治工作,对全县重点行业领域进行安全生产专项督查检查,坚决把安全隐患发现在前、解决在先。严格落实气象部门预警“叫应”与应急部门“响应”一体运行会商联动机制,利用广播、电视、微信、微视频等平台发布气象灾害预警,强化监测预警和群防群测能力。截至目前,累计检查企业3751家次,排查隐患2034条。全县运行“叫应”“叫醒”机制466次,发布气象灾害预报预警317条,发送预警短信5500余条。
强化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充分考虑全县事故风险分布特点、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应急救援力量建设现状等因素,统筹优化队伍规模、结构、布局,及时成立县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梳理行政权责清单276项,严格落实24小时应急值班值守和信息报送制度,扎实做好隐患排查、应急处突、视频调度等工作,确保第一时间安全处置各类险情。建立健全应急抢险救援队伍,组建全县综合应急救援队伍15支1374人、应急机械抢险救援队伍4支,开展防汛抗洪、水上救援、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高空坠落等应急救援演练17次,不断提高应急救援能力,着力打造一支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作风过硬、本领高强的应急救援队伍,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