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海南州人民政府

政府工作部门

各县政府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海南州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索引号: 015048170/2022-00207 发布机构: 海南州统计局
生效日期: 2022-05-24 废止日期:
文 号: 所属主题: 统计信息

2021年一季度全州经济运行分析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4-19 浏览次数: 【字体:
 

 

一季度,随着疫情对经济的影响逐渐减弱,全州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经济运行延续上年末的回升趋势,GDP、工业、投资、消费等主要指标保持两位数快速增长,实现了首季“开门红”目标。

一、经济运行情况

一季度,全州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0.72亿元,同比增长14.9%,较同期提高13.4个百分点;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34.4%,两年平均增长8.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8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20.19亿元,增长18.5%;第三产业增加值8.25亿元,增长10.3%。

(一)农牧业生产形势良好。一季度,全州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41亿元,同比增长4.7%,较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畜牧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州出栏各类牲畜37.0万头(只),出栏率为7.04%。生猪存栏5.23万头,其中能繁殖母猪0.79万头,出栏生猪1.16万头。蔬菜种植面积快增长全州完成蔬菜种植面积2199亩,增长24.2%,蔬菜产品906吨,增长20.5%。各地春播正在有序进行。

(二)工业生产快速增长一季度,全州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2%,较同期提高3.5个百分点;2019年一季度增长59.9%,两年平均增长15.4%。从规模看规模以上工业拉动强劲。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6%,较同期提高3.3个百分点,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增长7.6%,较同期回落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下工业分别拉动全部工业增长17.1个、0.1个百分点。从重点领域看,新能源行业占比大。规模以上工业新能源行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的67.4%,较同期增长33.4%,拉动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20.4个百分点从行业看,规模以上八大行业呈“五增三降”。塑料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电力生产和供应业、食品制造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依次增长194.5%、126.3%、17.2%、9.4%、5.7%,医药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通用设备制造业分别下降13.7%、20.5%和100%。

(三)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一季度,全州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07亿元,同比增长40.2%,较同期回落95.6个百分点;2019年一季度增长2.3两年平均增长81.9%民间投资成倍增长。完成民间投资6.82亿元,增长4.72倍。新能源投资占比大。完成新能源投资44.3亿元,增长40%,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88.5%。开复工项目快速增长。随着“六稳六保”措施的深入实施,已产生投资的开工项目达132项,同比增长24.5%。

(四)消费品市场快速增长。一季度,全州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97亿元,同比增长26.0%,较同期提高42.0个百分点;2019年一季度增长5.3%,两年平均增长2.6%从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销售额7.9亿元,增长30.9%;零售业实现销售额5.3亿元,增长33.5%;住宿业实现营业额0.26亿元,增长25.0%;餐饮业实现营业额1.37亿元,增长75.6%。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5.18亿元,增长31.6%;乡村消费品零售总额2.79元,增长16.7%。城镇市场增速高于乡村市场14.9个百分点。

(五)财政收支高速运行。一季度,全州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25亿元,同比增长146.7%,较同期提高132.3个百分点;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182.8%,两年平均增长68.1%。从收入来源看,税收收入占比大。完成税收收入5.05亿元,增长150.3%,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80.8%,比上年提高24.6个百分点。完成非税收入1.19亿元,增长133.2%,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19.2%。从主体税种看增值税成倍增长。完成增值税2.14亿元、同比增长1.4倍,耕地占用税2.03亿元、下降24.1%,企业所得税0.25亿元、增长7.0%,个人所得税0.09亿元、增长31.6%。

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2.73亿元,增长30.3%,提高53.4个百分点;2019年一季度增长60.98%,两年平均增长26.9%

(六)金融存贷运行稳健。3月末,全州金融机构完成各项存款余额199.47亿元,同比增长11.8%,较同期提高19.3个百分点;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3.4%,两年平均增长1.7%。其中,住户存款100.99亿元,增长2.9%;机关团体存款55.47亿元,增长1.8%;财政性存款19.1亿元,增长112.0%;非金融企业存款23.91亿元,增长43.2%。

完成各项贷款余额143.26亿元,增长13.6%,较同期提高7.4个百分点;比2019增长20.7%,两年平均增长9.9%。其中,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80.26亿元,增长8.3%;住户贷款63.0亿元,增长11.1倍。

(七)城乡居民收支平稳增长一季度,全州完成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78元,同比增长12.0%,较同期提高8个百分点;2019年一季度增长16.4%,两年平均增长7.9%按常住地看,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63元,增长9.0%;2019增长9.7%,两年平均增长4.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98元,增长13.5%;2019增长18.2%,两年平均增长8.7%。城乡收入比为由2020年的2.73:1缩小为2.62:1。从收入来源看,全体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分别增长11.0%、15.1%、14.9%,财产净收入下降6.0%。

(八)居民消费价格明显回落一季度,省定监测点共和地区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上涨0.7%,较同期回落4.4个百分点。从八大类商品累计来看呈“四升四降”态势。居住类、食品烟酒类、其他用品和服务类、医疗保健类分别上涨2.6%、2.4%、1.0%、0.5%;教育文化和娱乐类、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交通和通信类、衣着类分别下降0.7%、0.8%、1.3%、2.8%。

二、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总的来看,一季度,全州经济运行开局良好,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对今后经济高质量发展将会带来一定压力,对此,应强化措施,积极应对。

(一)农业规模化经营程度不高。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农民更多地从农牧业转入“短、平、快”的增收领域,农牧业缺人才、缺技术的问题日渐突出。特色农牧业规模偏低,集约化、组织化、产业化程度不高,传统粗放经营模式依然普遍,导致全州农畜产品有特色无规模、有规模无效益,生产与市场衔接不紧密,农产品附加值不高。

因此,一要继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推进生态农牧业发展,提高农牧业抗风险能力,拓宽农畜产品流通渠道,确保农牧业生产增效。二要不断推进家庭农牧场、合作社的规范化管理,推动农牧业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壮大。

(二)经济发展缺乏新生增长点。受宏观环境和区域条件制约,全州经济稳定运行的基础还不牢固。特别是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生产,对新能源行业的依赖度过高。

因此,一要强调研运行分析,抓好重点行业发展。今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为开好局、起好步,围绕加快发展“四大产业”,全力打造“四区三样板”,各职能部门要加强对经济形势的研究分析,及时发现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二要狠抓基础建设,加快推进项目进度。做好“十三五”续建和“十四五”新开工项目接续,抓好重点项目建设管理。同时,优化投资产业结构,降低全州经济对新能源产业的过度依赖。同时,要在传统工业产业转型升级上下功夫、做文章。

(三)服务业转型升级进程缓慢。全州限额以上企业主导地位不突出,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比重低,市场引领作用有限。加之网上购物冲击,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购买力流失。由于消费品市场持续低迷,对服务业贡献动力不足,导致服务业对GDP的拉动作用有限。

因此,一要强化政策引领,持续扩大消费。通过积极的政策引领、有效的资金支持、全方位消费活动策划进一步挖掘消费市场潜力,进一步优化消费结构、激发市场活力,扩大消费“内循环”。主管部门要积极与企业协调对接,尤其是新兴的物流业、快递业和电商等产业,力求实现消费价值在国营经济各相关行业中全面体现。重视培育本土电商龙头企业,推动电子商务全面发展,减少消费外流。加快重点景区景点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和综合服务能力建设,着力提高旅游综合辐射能力。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