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海南州人民政府

政府工作部门

各县政府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海南州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索引号: 3070211020000013000000/2025072300000059 发布机构:
生效日期: 2025-07-23 废止日期:
文 号: 所属主题: 统计信息

上半年海南州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来源:海南州统计局 发布时间:2025-07-23 浏览次数: 【字体:

上半年,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州上下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州委、州政府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落实各项宏观政策,全力稳企业、保市场、促消费,使全州经济运行呈现生产复苏、需求趋暖、消费回升态势。

一、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全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6.2亿元,同比增长2.9%,较一季度回落2.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09亿元,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53.72亿元,增长2.4%;第三产业增加值27.37亿元,增长3.3%。三次产业分别拉动全州地区生产总值增长0.4个、1.4个和1.1个百分点。

(一)生产形势保持稳定,供给行业回暖向好

1、农业稳产保供,畜牧业支撑有力。上半年,全州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4.1亿元,增长5.49%。一是蔬菜类增势良好。蔬菜总产量增长13.8%,油菜和西红柿分别增长40.2%、33.4%,豆类和葱蒜类分别增长8.4倍和3.2倍。二是畜牧业效益向好。全州出栏各类畜禽79.88万头只,增长4.9%。其中:牛出栏13.34万头,增长6.1%;羊出栏62.34万只,增长3.4%;家禽出栏3.24万只,增长70.1%。三是农畜产品供应充足。肉类产量增长4.8%,其中:鸡肉需求持续旺盛,带动禽蛋产量增长939倍。

 2、工业生产逐步回暖,主要行业增长过半。上半年,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较1-5月提高1.14个百分点。一是两大门类实现“双增长”。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6.6%,占规模以上工业的5.1%,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0.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供应业增加值增长0.4%,占规模以上工业的94.9%,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0.4个百分点。二是主要行业呈“3增3降”态势。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以及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分别增长43.3%、22.9%和0.4%;燃气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以及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依次下降3.0%、6.1%和21.1%。三是新能源发电行业逐渐回暖。受增容改造影响,4-5月,全州规模以上新能源行业增加值呈负增长。6月份,随着项目基本完工,降幅逐步收窄。上半年,规模以上新能源发电行业增加值下降2.6%,较前1-4月、1-5月分别收窄4.1和0.3个百分点。其中:三峡新能源共和启航发电有限公司、国能青豫(共和)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海南州华豫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和茶卡风电分别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2个、2.1个、1.5个和0.3个百分点。四是水力发电行业拉动明显。由于新增企业强力拉动,上半年,水力发电行业增加值增长3.8%,增速较1-5月提高4.1个百分点,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6个百分点,拉动力较1-5月强1.3个百分点。其中,羊曲水电站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5.3个百分点。

3、服务业稳步运行,发展趋势向高端延伸。上半年,全州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5%、3.8%、1.3%、3.5%,金融业较一季度回升4.5个百分点。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延续增长态势,同比增长3.1%。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5.9%,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4.5%,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9.1%。上半年,高端服务业稳定增长,其中: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6.6%,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7.1%和5.4%。

(二)有效需求持续释放,发展动能有所增强

1、投资降幅持续收窄,抗风险能力逐步增强。上半年,全州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3.6亿元,同比下降14.9%,降幅较1-3月、1-4月、1-5月分别收窄25.2个、22.4个和7.3个百分点。其中:项目投资81.7亿元,下降14.3%,房地产开发投资1.9亿元,下降36.0%,降幅较一季度分别收窄25.6个和18.2个百分点。一是清洁能源投资降幅收窄。上半年,全州完成清洁能源投资53.4亿元,下降32.6%,降幅较一季度收窄17.0个百分点,占全州投资的74.5%,影响投资增速43.8个百分点。其中:光伏项目完成投资36.5亿元,下降37.2%,影响投资增速22.0个百分点;水电项目完成投资3.8亿元,下降81.0%,影响投资增速16.4个百分点;风电项目完成投资2.5亿元,增长1.1倍,拉动投资增长1.3个百分点;储能项目完成投资10.6亿元,净增长,拉动投资增长10.8个百分点。从重点项目来看,隆发光伏项目、国能塔拉储能项目和三峡新能源储能项目依托净增长优势拉动投资增长19.0个百分点,黄河伏山光伏项目同比增长达2.1倍,拉动投资增长2.5个百分点。二是产业投资结构不断优化。上半年,全州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4.9亿元,增长88.5%,拉动投资增长11.9个百分点。全州三次产业投资占比由上年同期的3%:84%:18%调整为2%:68%:30%。第三产业投资比重不断提升,拉动力不断增强,第二产业投资独大局面不断改善,投资抵御风险能力逐步增强。三是基础设施投资加快推进。上半年,全州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7.3亿元,同比增长1.3倍,增速较一季度提高111.6个百分点,拉动投资增长9.9个百分点。其中:交通运输和邮政业完成投资6.0亿元,增长2.4倍,增速较一季度提高183.6个百分点,拉动投资增长4.3个百分点;信息传输服务业完成投资0.7亿元,净增长,拉动投资增长0.7个百分点;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完成投资10.6亿元,增长81.9%,增速较一季度提高75.2个百分点,拉动投资增长4.8个百分点。四是建安投资扭负转正。上半年,全州完成建安投资37.4亿元,增长12.6%,增速较1-3月、1-4月、1-5月分别提高27.3个、22.7个和19.8个百分点,拉动投资增长4.3个百分点。

2、消费市场逐步恢复,出行类商品增幅扩大。随着以旧换新、家电及装修消费补贴政策持续显效。上半年,全州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33亿元,同比增长3.3%,较一季度提高2.5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提高4.1个百分点。从城乡市场看,城镇市场消费增速高于农村。城镇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3.18亿元,增长3.6%,占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8.2%。其中:5月份新入库的德吉超市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个百分点;乡村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6.15亿元,下降2.6%,占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1.8%。城镇市场消费增速高于乡村市场1.0个百分点。从消费形态看,批发业拉动强劲。上半年,批发业零售额8.22亿元,增长7.4%,零售业零售额9.02亿元,增长1.5%,分别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0个和0.7个百分点;住宿业零售额0.16亿元,下降10.5%,餐饮业零售额1.93亿元,下降3.7%,分别影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0.1个和0.4个百分点。从重点行业看,出行类需求旺盛。随着居民出行消费增加,限额以上单位石油及制品类快速增长。上半年,限额以上石油及制品类商品实现零售额6.78亿元,增长13.7%,较上年同期提高16.0个百分点,拉动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4个百分点。同时,汽车类消费增长达2倍。

(三)运行环境不断改善,要素保障扎实推进

1、财政税收加快增长,民生领域保障增强。上半年,全州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98亿元,同比下降0.8%,降幅较一季度收窄3.7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增长12.2%,增速较一季度提高7.1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占比达83.2%,较一季度高4.1个百分点。全州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0.7亿元,增长0.2%。其中:商业服务业等支出增长2.3倍,交通运输支出增长17.9%,教育支出增长14.1%,公共安全支出增长5.9%,卫生健康支出增长4.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0%。

 2、金融市场稳步运行,助企力度不断加大。6月末,全州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69.06亿元,同比增长0.8%,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2.6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53.4亿元,增长11.8%。在各项贷款中,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长10.5%。其中:中长期贷款增长13.9%,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10.3个百分点,金融业支持企业力度不断加大。

3、工业用电量持续回升,交通运输业保持增长。一是工业用电量回升。上半年,全州工业用电量增长11.5%。仅6月份,工业用电量增长9.0%,扭转了前两个月负增长局面,增幅较4月、5月分别提高37.0个和10.0个百分点;二是交通运输增势良好。截至6月底,全州公路客运周转量5801.1万人公里,增长15.5%,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19.5个百分点;货物周转量达45430.4万吨公里,增长7.3%,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13.4个百分点。全州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增长6.5%,保持了持续增长态势。

(四)居民消费价格稳定,基本消费温和上涨

     1-6月,省定监测点共和地区居民消费价格(CPI)累计持平,较一季度回落0.1个百分点。6月份,环比上涨0.1%,同比上涨0.1%。八大类商品及服务消费价格累计呈现“五涨三降”态势。其中,衣着类上涨0.4%,居住类上涨1.2%,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0%,教育文化娱乐类上涨3.3%,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7.8%。食品烟酒下降0.9%,交通和通信下降2.2%,医疗保健类下降0.2%。

二、需要关注的问题

     上半年,全州宏观经济小幅回落,投资增势持续下降,工业生产恢复缓慢,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供给侧稳增长基础不牢、需求端促消费困难尚存,经济向好发展制约因素依然存在。

(一)工业稳增长基础仍不牢固。一是行业发展面临困境。从行业发展水平看,上半年,全州在统的6个行业中,有3个呈下降趋势,下降面达50%,影响规模以上工业增速0.3个百分点。增长的3个行业在本年新入库企业净增长的支撑下,拉动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个百分点。如果去除本年新入库企业的拉动,工业在统行业将全面下降。二是依赖龙头企业局面加剧。农副食品加工业主要依靠龙羊知鲜拉动,仅其一家拉动本行业增长43.4个百分点,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0.88个百分点。而黄河畜兴和现代草业对本行业拉动力合计不足1个百分点。食品制造业主要依靠雪峰乳业带动,拉动本行业增长27.6个百分点,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0.2个百分点。倍力甘草和青藏华蜂影响本行业增速4.7个百分点。三是支柱行业大幅下降。全州63家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企业中,增加值增速下降的达到了48家,下降面达76.2%,影响本行业增速3.8个百分点,影响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增速3.6个百分点。其中:青海黄电共和光伏、海南州黄河伏山、黄河水电共和太阳能发电有限公司、龙羊水电站、班多电站、拉西瓦电站合计影响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增速8.4个百分点。

(二)固定资产投资后劲支撑不足。一是建设项目施工率总体偏低。上半年,全州在库项目投资上报率仅为59.1%,新入库建设项目97个,比上年同期减少7个,本年新入库项目平均计划总投资0.74亿元,仅为上年同期新入库项目平均计划总投资的30%,完成投资额同比下降27.2%。二是投资渠道仍然单一。上半年,全州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及国有资本投资68.97亿元,占总投资的82.5%,影响投资增速17.5个百分点;民间资本投资14.6亿元,占总投资的17.5%,拉动投资增长2.6个百分点,投资拉动主要依赖国有资本,民间资本补充有限。三是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上半年,全州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库项目个数和产生投资项目个数较上年同期分别增加3个和5个,而销售面积2.0万平方米,下降15.8%;销售额1.1亿元,下降61.3%。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36.0%,本年新入库房地产开发项目由于投资额小,短期内无法有效遏制房地产下降局面。

(三)大众消费意愿不强。上半年,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虽然较上年同期和今年一季度有所提高,但居民消费依然谨慎,储蓄意识较强。3月份以来,全州住户存款增速一直保持在6.0%以上,消费需求释放趋缓。一是天气原因游客减少。上半年,受天气影响,贵德县旅游住宿人数大幅减少,限额以下中低端住宿业下降较为严重,导致全州住宿餐饮企业下降面达42.3%。二是消费意愿降低。上半年,住宿业零售额下降10.5%,降幅较一季度扩大6.1个百分点,影响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0.1个百分点;餐饮业下降3.7%,降幅较一季度扩大0.5个百分点,影响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0.4个百分点。

三、下一步对策建议

(一)加强企业运行监测,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一要实时全面监测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生产运行情况,尤其是针对工业产品产量大幅下降、商贸运营不良的企业要做好助企纾困工作。加快落实国家和省州稳经济、促增长的各项措施,提高政策落地效果。二要坚持常态化走访企业服务,建立健全企业困难问题台账制度,摸排企业最新需求,协助企业做好政策、市场、价格等变化的应变预案,全力帮扶企业稳生产、拓内销、抢订单、强信心,增强应对各类风险能力。三要积极挖掘经济增长点,培育有潜力的小微企业,密切监测已纳统入库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对新建企业、产值、营业收入等指标达标的企业要及时跟进,了解掌握具体生产运行及经营情况,做好指导服务工作,做到应统尽统、应升尽升,充实我州“四上”统计库,夯实经济向好运行基础。四要密切关注已掌握的准“四上”企业生产运行情况,动态跟踪海南州西北水电新能源有限公司、海南州晶亮光伏发电有限公司、贵德宜百佳缘生鲜超市有限公司和贵德伍洲商贸有限公司等下半年即将入库企业,督促其按计划及时入库纳统;持续关注海南州湖岸南青拉餐饮管理有限公司、青海绿动光电有限责任公司等20个计划年底“入规”企业,紧盯入统时间节点,随时跟进帮扶指导,随时达标随时入统,争取早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狠抓项目开工建设,增强投资发展后劲。一要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强化要素保障,做实做细项目建设各项工作。抢抓7-11月项目建设“黄金期”,加快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开通绿色通道,优化服务机制,强化要素保障,加快解决项目土地、资金、能耗、环境容量等问题,全力以赴保障项目顺利实施;指导科恒电子有限公司等项目尽快入库,督促三峡青豫直流、绿动青豫直流、晶科光伏等在库项目尽快开工建设,进一步推动新建项目尽快开工、续建项目全面复工。二要着力抓好重大项目谋划,紧盯国家产业和投资政策最新动态,聚焦产业转型、基础设施、生态环保、民生改善等重点领域,全力谋划打基础、补短板、增后劲的重大项目,切实充实我州投资项目库。三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深入开展招商引资和对接宣介,完善市场化招商机制,切实提升招商引资的精准性和实效性,切实扭转民间投资量小拉动无力的局面,尽快提升民间投资占比,进一步减轻国有资本压力,力避清洁能源投资项目“一家独大”的局面;抢抓国家房地产政策机遇和房企融资机制,合理引导改善型住房需求,加快商品住宅去库存化,多措并举推动房地产业健康发展,进一步加快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渠道。四要强化部门联动,按照管行业就要管投资的要求,行业主管部门要做好本行业投资统计工作,达到入库标准项目尽快联系统计部门及时督促项目入库纳统,对于在库停滞项目及时摸清原因,切实按工期推进,早日形成实物量,及早推动全州投资“由负转正”。

(三)抓好消费政策落实,打造多元消费业态。一要持续抓好汽车、家电等耐用消费品补贴和以旧换新等政策落实,进一步细化优化以旧换新政策举措,引导商家、厂家简化以旧换新流程、缩短以旧换新时间,不断优化消费者购物体验,稳定大宗消费增长。二要强化政府与企业的长效沟通机制,开展“一企一策”,点对点帮扶,持续推动助企纾困,跟踪关注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进一步提升助企政策精准度,助力企业缓解成本上涨、应收账款增加等压力,积极帮助企业破解发展难题。加大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加强政策宣传解读,不断提振企业信心。三要持续打造消费新场景,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结合我州青海湖、龙羊峡等知名景区和三文鱼、黑藏羊、藏秀、牦牛肉、光伏羊、新能源发电等特色产业,打造旅游、体验、消费为一体的消费新场景;结合夏日旅游旺季,持续打造早市、夜市等消费场所,用免费代金卷及折扣活动等吸引消费;加强与直播、短视频等新媒体行业合作,线上线下联合发力,增强多元化消费服务,促进全州消费高质量发展。四要同向发力,通力合作。全州各部门单位举办的各类会议、培训等在符合规定的条件下尽量选择我州限上住餐企业或统计调查企业,为全州商贸发展积蓄力量,做出本部门应有的贡献。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