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海南州人民政府

政府工作部门

各县政府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海南州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索引号: 015048170/2023-00929 发布机构: 海南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生效日期: 2023-12-09 废止日期:
文 号: 所属主题: 社会保障

海南州稳步推进“厕所革命”提升人居环境水平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2-09 浏览次数: 【字体:

  贵南县茫曲镇加土乎村,村民胡先旭午睡起来正在新修的卫生间洗漱台洗脸。谈起近年来农村生活的变化,他直言“厕所革命”功不可没。

  厕所虽小,却能展现乡村振兴的民生与文明;如厕事微,却关乎农牧民群众生活的体面与尊严。近年来,海南州把“厕所革命”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一项重要工作,成立农村厕所问题摸排整改领导小组,让厕所这一“天大的小事”努力从“民生短板”一跃成为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感的“助力跳板”。如今,在海南州各县、乡镇、村、街道内,一座座干净整洁的卫生厕所已成为许多村民家中的标配。

  改厕有实效村庄更清洁

  近日,记者走进贵南县城镇乡村时发现,城镇厕所改建焕然一新,农村家家户户积极改建厕所,实现了从曾经的“要我改”到如今“我要改”的转变。

  河州村村民张仪军家原本只有一个由塑料搭起来的露天厕所,不仅空间狭小,卫生也不达标。如今经过改造,他家的厕所已变身为抽水蹲厕,镶嵌的彩色瓷砖美观大方、干净整洁。“以前我们的厕所环境卫生一点都不好,蚊虫特别多,味道还很大。”张仪军告诉记者,村里前年开始改造厕所,现在不仅如厕更加方便、干净了,大家的卫生意识也有了很大提高,只要看到厕所脏了都会及时清理。

  小厕所大民生。2018年我省“厕所革命”全面启动以来,海南州把“厕所革命”与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更加紧密结合起来,发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下大气力解决厕所标准低、数量少、卫生差、管理缺等问题,努力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 

  外墙贴着各种花色的瓷砖,一进门就是整洁的大理石洗手台,地上铺着灰色的地砖,墙上张贴有《文明卫生间公约》以及公厕管理制度……这是记者在贵德县阿什贡国家地质公园看见的一座旅游公厕。“厕所环境干净整洁,游客满意度也随之提高了。”游客王女士说,贵德不仅风景很美,景区干净的厕所也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苍蝇满屋飞,纸屑满地飘”。这是多年前,共和县恰卜恰镇青海湖广场公厕留给人们的刻板印象。而今,洗手台、吹干机、小盆景……成为卫生间内部的标配。尤为重要的是,负责打扫卫生的工作人员时时清洁卫生,干净整洁的环境,让人不由得赞叹起来。

  2023年,海南州乡村清洁行动实现了全覆盖,新建农牧区户厕5702座,实施乡村污水处理设施项目9个,农牧区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置体系覆盖率达95%以上。

  数字显眼,成绩斐然。眼下,“数量充足、干净无味、管理有效”已是海南州推进“厕所革命”的真实写照,越来越多卫生间成为“颜值高、设施齐、功能多”的街头一景,也成了美丽乡村“背后的风景”。

  环境更优心里更滋润

  “随着‘厕所革命’的推进,村里环境卫生变好,家家户户厕所干净整洁,蚊蝇少,夏天的时候道路两旁种满鲜花,村里越变越美了。”在共和县铁盖乡上合乐寺村文化广场上晒太阳的63岁君子兰老人说。

  环境好不好,群众说了算。其实,对于农村人居环境来说,村民的体验才是最真实的。日前,记者在上合乐寺村文化广场看到,高高的牌楼下有一段长长的木制长廊,一棵挂牌的古树矗立在广场一角,广场很干净,垃圾桶摆放有序。文化广场上的人居环境评比一览表里,涵盖了厕所、垃圾、风貌等内容。

  近年来,海南州补齐各类短板,努力打造农村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优美的人居环境,培育和发展好农村富民产业,推动农村文化与建设互融互促,让美丽乡村的美更具亲和力、感染力和生命力,真正让农牧民群众有盼头、更有奔头。“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到处“脏乱差”,这是贵德县河阴镇张家沟村以前留给大家的印象。

  如今,走进村里,干净整洁的巷道,道路两侧垃圾桶摆放有序,一幅生态美、村庄美、生活美、乡风美的田园画卷徐徐展开,让这个小小的村庄显得静谧又美好。

  2022年,张家沟村在青海省红十字会和贵德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投资70万元实施了红十字博爱生态家园项目,为村里购置了垃圾焚烧炉、堆肥处理机,实现在家门口处理垃圾的高效方式。

  在张家沟村垃圾焚烧堆肥处理点上,一台全自动化的垃圾焚烧炉正在嗡嗡作响,村民白奋云正在焚烧炉旁工作,焚烧炉内是村里统一回收的可焚烧垃圾,还有一台堆肥处理机械也随时准备工作。

  在贵德县,各村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的热情高涨,参与家园清洁行动的积极性不断增强,改院、改水、改厨、改厕,清理院内外卫生死角,种植花草林果蔬菜,整治庭院,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创造条件让农民全过程参与乡村建设,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放手发动农民群众来干,形成政府、社会、村民协同发力,共建共享的格局。”河阴镇镇长范文睿说。

  美丽庭院评选、环境卫生红黑榜、积分兑换等活动积极开展,张家沟的乡亲们成为乡村建设的主人翁。

  记者了解到,自2014年以来,我州全面启动实施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先后在全州315个村实施高原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占全州村庄总数的73.9%,惠及农牧民群众7.1万户、25.8万人,48个村开展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完成317座“厕所革命”城乡公厕和3.16万座农牧区卫生户厕改造。

  通过各类项目的实施,我州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取得长足的进步,农牧区人居环境面貌有了极大改善,城乡差距明显缩短,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