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048170/2024-00028 | 发布机构: | 海南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
生效日期: | 2024-01-31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所属主题: | 社会保障 |
2023年海南州“幸福账单”全部兑现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过去一年,海南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办好每一件民生实事项目作为对全州人民的庄严承诺,认真把每一项民生工作做实做细,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目前,2023年20件民生实事已全部办结,累计投入资金84.6亿元,完成计划投资的166%。
一件件“民生清单”变成了海南各族群众的“幸福账单”,持续绘就着海南这座高原之城的温暖底色。
关键民生保障稳步增强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2023年,海南州持续推动就业培训提质增效。面向高校毕业生、企业职工、就业重点群体和脱贫劳动力等群体,实施职业技能培训9808人次,落实就业专项资金8699万元,城镇新增就业2534人,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4.79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5.5亿元。
就医是群众关注的关键大事——2023年,海南州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完成投资1.49亿元,实施兴海县人民医院城西分院、贵南县藏医院改扩建及11个乡镇卫生机构能力提升等项目,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平和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困难群体医疗费用救助方面,为5.5万名特困、低保等困难群体代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费1060万元;为3.68万困难群众和脱贫人口住院患者报销医疗救助费用7279万元;为4.38万人次困难群众报销门诊医疗救助费用183万元。
不断夯实基础教育优先发展
海南州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不断完善教育设施布局。在2023年的民生实事中,海南州首先以改善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为抓手,完成投资3.17亿元,实施兴海县子科滩镇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贵南县塔秀乡中心幼儿园、共和县民族中学综合教学楼等改扩建项目,全州中小学和幼儿园办学条件得到持续改善。
特别是异地办班放飞海南学子的梦想,2023年,累计输送130名学生到江宁高级中学、南通大学附属中学和省内示范高中接受优质教育;协调江苏普通高校对口定向招收本州学生52名,异地中职班招生202名。强基础促统筹城乡面貌持续改善
过去的一年,群众热切期盼的民生工程共和县城政和大街正式通车,该道路通车后,不仅方便群众出行,更有利于完善城市交通路网规划与市政配套设施,加强区域间的交通联系。2023年,海南州完成投资5亿元,实施共和县城政和大街、贵德县惠安黄河县政大桥,以及曲什安至龙藏公路、恰卜恰至廿地乡及国省干线公路等项目89个,完成新改建里程583公里,城乡道路交通综合服务能力有效提升。
在改善农牧区人居环境方面,完成投资5.48亿元,实施共和县曹多隆村、次汗素村,贵德县城东村、上刘屯村等30个美丽乡村建设和6270户农牧民居住条件改善工程。完成投资1500万元,实施共和县龙羊峡镇黄河村、瓦里关村,江西沟镇莫热村,贵德县拉西瓦镇曲乃海村、常牧镇新建坪村等5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有效改善了农牧区人居环境。
不断增进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坚持绿色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2023年,海南州完成投资4.92亿元,实施阿尼玛卿山脉水源涵养与草原生态保护修复等重点项目,完成乔木造林7.5万亩,灌木造林6.5万亩,封山育林63万亩,退化林修复1.2万亩,人工种草31.05万亩,退化草原改良198万亩,工程固沙3万亩,围栏封育156.44万米。
清洁供暖工程建设方面,完成投资4.7亿元,实施贵南、同德、兴海县清洁能源供暖替代工程9个,有效助推了“双碳”目标的加快落实和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引领区建设。
生态农牧产业发展方面,落实资金1.82亿元,新建千头万只牦牛藏羊标准化养殖基地47个、生态牧场16个。全面落实第三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和耕地地力保护政策,发放补贴资金6.03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落实援建资金3.34亿元,实施农牧区住房改造、基础设施、教育、卫生医疗、产业发展等项目89个,85%以上资金用于基层基础、保障和改善民生领域,对口支援工作成果得到巩固扩大。
此外,中小企业发展扶持资金、招商引资激励资金、各县乡村振兴产业资金、青海湖南岸风貌改造、泛共和盆地崛起人才行动、大数据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持续强化州级财政资金的引领作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实体经济健康发展,助力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困难群众救助政策全面落实,农牧区通信实现全覆盖,农牧区供电安全性可靠性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年内协调各金融机构累计发放支农贷款23.65亿元,发放小微企业贷款11.64亿元。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下一步工作中,海南州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群众的美好生活谋划更多“接地气”的项目,实施更多“有温度”的举措,落实更多“暖民心”的行动,让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