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海南州人民政府

政府工作部门

各县政府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海南州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索引号: 015048170/2023-00616 发布机构: 海南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生效日期: 2023-01-10 废止日期:
文 号: 所属主题: 乡村振兴

“全域无垃圾”绘出美丽共和新画卷 ——共和县全域无垃圾县创建试点工作速写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1-10 浏览次数: 【字体:

   走进共和,无论是繁华的街道,还是僻静的乡村,人们会发现,大街小巷越来越干净了,乡村道路越来越顺畅了,错落有致、美观整齐的新村庄越来越多了……一处处可喜的变化,都得益于全县持续实施的全域无垃圾综合治理工作。 

  推进全域无垃圾县创建试点工作是改善农村牧区人居环境的主要抓手,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自2020年共和县被省政府确定为全域无垃圾县创建工作试点以来,共和县坚持把全域无垃圾县创建试点工作作为实施乡村振兴的第一场硬仗,统筹规划、精心组织、分类施策,全面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完善机制形成齐抓共管良好格局

  近年来,共和县组织干部群众通过清理路边杂草、整修树畦、治理门前“三堆”等措施,集中对辖区环境卫生进行清理整治,向环境“脏乱差”开战。 

  在全域无垃圾综合治理中,共和县秉承卫生死角在哪里,整治触角就延伸到哪里,实行党政主要领导全面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科级干部包村抓、一般干部驻村抓的包抓责任制,将整治范围从公路主干道延伸到村组道路、从视野范围内延伸到卫生死角、从房前屋后延伸到院内屋中。 

  在每个乡镇安排一名联点县级领导负责抓落实指导,有效明确了工作目标、具体内容、任务分工、实施步骤,为创建试点任务的全面完成打下坚实的组织领导基础。“现在大家对于清理垃圾这件事积极性很高,包括村里的旱厕,现在都特别整洁。”共和县龙羊峡镇克才村妇联干部尹春梅说。 

  共和县以“三清一改治六乱”为内容,在全县11个乡镇99个行政村大力开展农牧区村容村貌整治、生活垃圾整治、“被动清赃”向“主动治乱”、厕所粪污整治、沟塘污水整治、宣传教育行动等六大行动,及时总结优秀典型经验,开展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培养农牧民科学卫生的生活习惯,从根本上解决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利用,农牧区环境面貌脏、乱、差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全县农村基本实现了美丽、生态、宜居。 

  舆论引导形成全民参与浓厚氛围

  实现全域无垃圾,群众既是实施主体,也是受益者。 

  宣传全域无垃圾,既是在动员群众清理垃圾、整治环境卫生,也是在引导群众减少制造垃圾、维护环境卫生。 

  为了广泛发动群众,共同投身全域无垃圾综合治理,形成“全民动员、全民知晓、全民支持、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共和县坚持把宣传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充分激发农村基层干部、农牧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改善农牧区人居环境的良好氛围。 

  在交通要道、主要街道、人口密集场所、重点集镇、重点路段、标志性建筑等地设立宣传栏或喷绘,在人员密集场所发放宣传册,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介及时报道工作开展情况,弘扬文明正气,曝光反面典型,激发群众参与环境卫生治理的积极性,营造了共建共享的社会氛围。“村里的大喇叭时常会喊大家一起清理村里的垃圾,以前大家不以为然,现在大家听见都会主动参与进来。”共和县铁盖乡下合乐寺村村民豆才本说。 

  值得一提的是,共和县引导群众实行“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集中处置模式,一体清运、一体处理、一体消纳,有效解决了农村垃圾收集、转运、填埋难题。 

  聚焦重点形成覆盖全域整治活力

  为了在治理中对准“焦距”、找准“穴位”,共和县采取横向分区域、分类别,纵向分行业、分层级的方式,出实招,下实手,在全县范围开展了集中整治行动。 

  结合撤县设市和城市更新行动,共和县计划高标准实施恰卜恰河道生态综合工程,改善镇区水环境质量,构筑宜人靓丽的滨河绿地景观,让城市“显山露水、城景共融、活泼灵动”,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显著提升。 

  对黄河流域3个乡镇22个村入河排污口进行排查整治,严格落实龙羊峡库区冷水鱼养殖网箱收集设备,龙羊峡入口、湖心监测断面保持Ⅲ类以上,实现了汩汩清水向东流。 

  据统计,三年来共投资7931.73万元,通过为99个行政村新建小型垃圾焚烧炉、垃圾压缩中转站、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以及购置发放环卫车辆、设施设备等方式,不断加强农牧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为各乡镇拨付运转经费642.07万元,确保各乡镇能够完成创建任务既定目标任务。 

  如今,共和县各族干部群众爱护保护环境的意识明显提高,人人讲卫生、家家爱干净的社会风气正逐步形成,乡风文明焕发新气象、城市文明达到新高度。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