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海南州人民政府

政府工作部门

各县政府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海南州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索引号: 015048170/2023-00768 发布机构: 海南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生效日期: 2023-05-31 废止日期:
文 号: 所属主题: 乡村振兴

贵德县全力擘画乡村振兴新图景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5-31 浏览次数: 【字体:

  2022年,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83元;种植业专业合作社及家庭农场300余家,实现年产值3.6亿元……一串串耀眼的数字,见证着贵德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的生动实践。

  如今的贵德大地上,乡村振兴战略成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自然资源禀赋和特色产业发展优势持续发力,乡村发展面貌不断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一幅粮仓满、百姓富、乡村美的瑰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跑好脱贫攻坚“接力赛”

  筑牢防返贫“堤坝”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今年以来,贵德县不断完善工作举措,探索开展“345”工作法,提升监测和帮扶工作实效,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建立健全联席会议机制,拓宽信息收集渠道,开展信息比对,研判返贫致贫风险,形成工作意见,做到早研判、早准备、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

  加强对监测户的监测,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从产业、就业、低保兜底等方面对监测人口开展有针对性的帮扶。

  常态化开展动态监测,向全县2.2万户农牧户普及应用防返贫动态监测自主申报APP小程序,实现户自主申报“最后一公里”,提升了动态监测过程中识别及排查效率,做到了监测精准、纳入及时。

  乡镇党政班子成员、联村领导、包村干部不定期入户了解群众增收制约因素,制定“一户一策”“一策多措”帮扶计划。

  一项项惠民政策接连出台,一笔笔民生支出落实到位,贵德县靶向发力、精准施策,进一步筑牢了防返贫“堤坝”。

   

    牵住产业兴旺“牛鼻子”

  激活“振兴”原动力

   

  “住得舒坦、吃得健康、环境还好,现在我们村的日子,城里人都眼馋。”说起河西镇团结村,村民满脸自豪。

  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团结村走出了一条以村党支部为核心、全体村民为主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强村富民之路。

  曾经默默无闻的小村庄,如今蜕变成令人羡慕的“小康村”。团结村的变化,是贵德县坚定不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生动写照。

  团结村党支部书记羊壮太说,他们不断思索乡村发展新办法,形成了集特色餐饮、乡村民宿、观光游览、民俗文化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产业链,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走出了一条高产、高效、优质、生态的乡村旅游发展之路。

  输血不如造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贵德县将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的“牛鼻子”,牢牢抓住这一主线谋划发展路径,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在整合土地、资金、项目、经营主体上不断发力,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绘就新时代乡村振兴多彩画卷。

   

  打好环境整治“主动仗”

    乡村更要品质

   

  走进拉西瓦镇昨那村,错落有致的藏式传统房屋映入眼帘,宽敞整洁的水泥路四通八达,巷道干净整洁,群众笑脸盈盈,一幅高原美丽乡村画卷铺展开来。

  看到这些变化,昨那村党支部书记豆则也杰自豪地说:“现在村里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大家对自家房前屋后的卫生更加在意了,打扫卫生的积极性变高了,村里的环境也一天比一天好了。”

  自乡村振兴工作开展以来,贵德大地美丽乡村的新风貌,给群众的生活带来满满的幸福感,更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保障。“现在,喝水全达标,住房不怕暴雨浇,雨天走路不脏鞋,农民办事不用跑。村里人吃穿不用愁,房前屋后环境越来越美。”河阴镇张家沟村的村民说出了广大群众的心声。

  近年来,贵德县坚持以乡村建设为抓手,通过统筹推进各村环境整治、全方位打造美丽宜居环境,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与日俱增。 

  一幅幅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画卷背后,处处体现着县委、县政府立足民生、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魄力和智慧。

  新希望播种在广袤田间,新动能孕育在美丽村落。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美丽画卷徐徐铺开,昂扬激越的振兴乐章在广袤的贵德大地上越奏越响。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 
×

用户登录